双十二网购节来袭 盘点七大陷阱“坑”你没商量
陷阱五:预付货款警惕欺诈
江苏连云港市的一位刘先生曾向泉州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提出申诉,称其在“龙华购物网”定购了总价330元的电脑配件,货款预付后却如石沉大海。经工作人员查证,该网站标称的运营商“福建(石狮)龙华有限公司”本身就是一个虚假主体——刘先生遭遇诈骗了,只得转向公安部门报案。
陷阱六:赚够人气“特价”缺货
以“特价商品”吸引买家消费,从而带动别的商品销售,这种促销手法并不鲜见。然而,不少买家却反映,一些店铺的“特价商品”常常付款后不发货,卖家给的解释是“缺货”或“售罄”。
“想给老妈买条项链,搜到了一个物美价廉的店铺,毫不犹豫地拍下了。为了不浪费邮费,我顺便买了些别的小饰品。收到货却发现,只有后来拍的小饰品,不见项链。原来是项链缺货了。经过协商,卖家将项链的钱退给我。”惠安的杨小姐说,项链没买到,买了一堆不需要的东西。
陷阱七:返券容易用券困难
“在一个以购书为主的网站上看到‘买300返150’活动,原本只想买3本书,为了凑到300元,又另外选了4本书,凑到318元。结果,返的150元券必须用于购买该网站上的特定商品,而那些商品价格大多超出150元,又是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安溪的石小姐收到书后非常纠结,“这150元是花还是不花呢?”
支招保持理智巧避陷阱
多位网购达人建议,首先,网购前,要充分考虑自己的需要,千万不要因为促销低价而购买。列好购物清单后,逐个检查产品的日常销售价格,如果发现价格虚高就应慎重购买。第二,要在不同购物网站间进行比较,同一个网站上也要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品牌和店铺购物。第三,最好购物前与卖家就送货时间、运费支付、退换货手续等问题达成协议,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收货时应先验货再签收,遇到不让验货的情况应当拒绝签收;发现货物有损坏或货单不符合时,可以拒绝付款。(记者 许雅玲 陈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