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民间观察团回泉州 思考古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不仅靠艺术家,更需全民参与
80后代表,从事教育培训杨秋蓉
早在古代,泉州就与日本、韩国渊源深厚。此行,在横滨和光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与传承,令人尤为自豪。
泉州文化底蕴厚重,和光州一样需要一个舞台、一个契机,将本土文化推向国内甚至国际。泉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却零散,很难串成精彩的文化链,许多建筑设施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以致岁月侵蚀造成资源浪费。
南音与梨园戏作为泉州古韵戏曲,正渐渐被大众遗忘,慢慢变成民众生活中的奢侈品,只能在大型传统节日才能一睹其尊容。南音艺苑与梨园剧院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它可以是艺人的舞台,也可以是学习的摇篮,让儿童在剧院亲身感受戏曲文化,让老人在咿咿呀呀的唱段中,重拾年轻学唱情怀。
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复兴,不仅要靠艺术家,更需要全民参加,为日渐式微的传统文化注入强劲的活力已是当务之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合理编排创新,让文化传承与创新融为一体,是文化艺术生存与发展的一条出路。
台湾的汉唐乐府正是将深邃南音乐曲与典雅的梨园舞蹈相结合,创造出耳目一新的古典乐舞,将南音文化推向了世界。而泉州有太多像南音这样的古韵艺术,需要我们创意创新,融入新颖的时代元素,让艺术不失体统,更添新意。
都市生活,应拾起一起长大的文化
资深驴友,从事销售吴丽芬
不论是细节的认真,还是对艺术的创新,横滨和光州都引人深思。
光州,把义乡、艺乡和味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体验韩服文化时,我不禁想到泉州的传统习俗,很多都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小时候过的一些节日,古城里的一些特色小吃,已难再找。我们追求的所谓都市生活,却以抛弃属于我们的那些文化为代价。
同为东亚文化之都,不管是横滨、光州,还是泉州,都在共同努力着为此称号正名。相信,我们的闽南文化也可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城市文化,总胜在让人温馨的细节
70后代表,公务员连景忠
让人念念不忘,甚至想起来觉得温馨的,永远都是细节。
在光州,如果你家里使用节能环保的创意作品,活动投入的资金可换积分抵税。横滨充分利用每寸空间来传播文化,比如中华街人行道上,穿插铺设代表横滨文化和旅游景点的瓷砖。
传承是一门大学问。光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别是濒临失传的工艺传授业者及其传承弟子,每月发放津贴,鼓励他们做好传承。横滨市政府将美术馆交给专门的财团法人来运营,除了正常的门票收益,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政府补助,支撑整个美术馆的运行。
文化交流形式要创新。横滨邀请周边城市办文化展览联动,既可节约投资也可丰富市民文化活动。光州艺术街设有公共小画廊,给青年画家提供免费的空间展示自己的作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