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民间观察团约访横滨文化部门 探寻文化发展思路
把街道变成舞台不是一句口号,横滨市里这样的城市文化已很常见
一种探索:街道变舞台
有灵感的艺术家,提出申请可住到横滨
横滨美术馆只是这个“创造都市”的一个缩影。“东亚文化之都”这个设想,最早在2011年由日本提出。此行,横滨市文化观光局企划课长神部浩带领相关负责人,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横滨市打造文化旅游城市的始末。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人用26年时间,改建、扩建、填海,建设了一个新的滨海中心区,21世纪未来港新区规划、建设发展很快。但关内、关外地区的活力正逐渐减退,历史的建筑减少。为平衡两边的发展,大约10年前,横滨市开始着手新的城市发展策略。
2004年,以横滨国际现代艺术展(横滨三年展)为平台,横滨市政府成立“文化艺术都市创造事业本部”,正式确定了“创造都市”发展政策,积极开展“把街道变成舞台”艺术活动。
通过环境整治、城市景观改造、夜景亮化等工程,横滨市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近年来,他们又开始着手另一项计划——欢迎有艺术灵感的艺术家住到横滨,只要艺术家提出相关的文化计划,向横滨市政府提出申请,就可以住在横滨,享受相关政策。
两年前,横滨市成立文化观光局,负责实施文化艺术创造都市的整体思路。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文化复兴、观光事业复兴等,都属于他们管辖的范围。
这样的城市建设,不仅局限于政府部门,他们还经常征集民意,邀请年轻人聚在一起,商讨城市发展计划。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浓厚,这也是横滨获评东亚文化之都的一大缘由。
成为“东亚文化之都”后,横滨成立东亚文化之都实行委员会,预计明年2月至3月中旬举办开幕式等相关活动,11月闭幕。最大的展示,莫过于明年举办的“横滨三年展”。
本网记者陈丽娟(左二)向横滨文化观光局赠送特刊和惠女造型礼物
一种模式:借公益财团
将文化事业外包,会员制引导信息共享
文化横滨还有一个特色:许多文化事业依托公益财团,横滨市文化观光局也将部分事项外包给横滨观光公益财团负责。
横滨观光公益财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主要负责5大业务,除了人形之家博物馆归该财团管理,整个横滨的观光旅游、会务信息发布,如何吸引国内外的游客,观光城市市场调查,以及对观光来访者的帮助等,都是他们的职责范围。
同时,他们也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与市民互动。该负责人说,他们和中国的交流由来已久。为更迎合中国游客的需求,3年前,该财团在新浪微博上开通横滨旅游官方微博,外包给上海的一家公司,定期主动发布横滨旅游的相关信息。两年前,他们的官方网站还有了中文简体字版,后来还将服务器也搬到中国。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横滨还每年举办横滨小姐评选活动,11年前改成亲善观光大使评选活动。选出来的观光大使,要作为市民代表出访、宣传自己的城市。这个包容的海港城市并没有限定国籍,到目前为止,观光大使共有3位中国人。
上述所说的各博物馆信息共享,也是公益财团的功劳呢。只不过,他们并不是通过行政手段,而是起引导作用。财团下设会员制,共涉及建筑、餐饮等10多个行业,财团经常召集各会员开会,引导信息共享制。
作为观光旅游的专业团队,整个公益财团运行80%~85%由政府拨款,其余则靠会员费、网络广告等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公益财团日常运作不受政府限制,自主性较强。政府提出大体的方针,具体的提案由公益财团负责,最后提交政府实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