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半小时”演绎“东亚之风” 提线木偶最受宠
泉州的演出
首个节目出场观众沸腾了
记者:相比之下,你觉得“泉州半小时”演出效果如何?
蔡湘江:也许是因为我们夹在韩国、日本中间表演,他们风格类似,反倒突出了泉州的古朴。
当时,第一个节目南音表演《枫桥夜泊》一出场,许多韩国观众就沸腾了。后来的四个节目,也一样是赞叹声、掌声不时响起。
最后谢幕时,三个城市的领导、文化部部长以及演员们一起登台,有个人上台居然将第一束花献给我们泉州的演员,这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说明大家尊重和肯定我们的表演。
记者:后来泉州艺术团还到首尔加演了两场演出?
蔡湘江:30日分别在首尔汉城华侨小学和中国文化中心演出。为华裔小学生们表演,我们剔除了比较深奥的南音、梨园,主要表演歌舞和木偶戏,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你可以大胆想象他们的反应。
中国文化中心的表演是受大使馆的邀请,总共七个节目,也受到了热烈欢迎。
最激动
木偶戏获掌声最多
记者:提线木偶在韩国的演出效果如何?
夏荣峰:我特别算过,“泉州半小时”中,15次掌声为泉州响起,7次献给泉州木偶剧团。
提线木偶在现场获得最多的掌声(导游洪小姐供图)
记者:为何提线木偶这么受欢迎?
夏荣峰:提线木偶不需要语言,不受国界影响。而且,提线木偶在所有木偶类的表演中,难度最大,全靠细软的线与手的配合度来体现,这也可能是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表演完了,现场还有许多人都说不过瘾呢。
记者:日韩也有木偶表演,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夏荣峰:韩国和日本都有木偶剧团,他们以布袋戏形式居多。日本管木偶叫“人形”。演出时,他们的演员一般不露脸,用一块黑布遮住,比较有名气的演员才能露脸。它们的人形体积偏大,有的需要3个人才能操纵。一人负责脚的部分,另外两人各负责一只手,需要配合的默契度较高。
可以预见,今后3个城市的木偶交流将更多。在授牌仪式上,日本横滨市长林文子就特地强调,希望三座文化之都的艺术家们可以聚到一起,同台演出,办一个三地的木偶艺术庆典。
最深刻
将文化与旅游结合
记者:您去过这么多国家演出,是第一次到韩国吧?
曾静萍:是。没有意外,观众照样很欣赏我们的梨园戏。泉州的南音、梨园、木偶,积淀这么久,随便一项,都能让日本、韩国观众感到惊讶,认为我们古老的艺术具有很高的精神境界。
记者:说说您在韩国这几天的感受?
曾静萍:演出太忙了,除了剧场外,基本都没有出去。不过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他们文化与旅游结合互动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在韩国的机场,就能欣赏到传统婚嫁仪式表演,演员阵容二三十人,自然而然地向游客灌输韩国的传统民俗。
在首尔时,我们也看了一场旅游表演。表演以当地古老的民间传说《春香传》为原型,编成音乐、舞蹈和民俗文化。1个小时的表演结束后,演员还走下台和观众合影,大家可以欣赏到她们精致的妆容和服饰。
能感觉到,他们的国民对自身的文化有自豪感,并且自觉地维护。(本网记者 吴月芳 陈丽娟 田米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