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市区车辆路面违停排长龙 公共停车场内空荡荡

2013-07-09 10:13 来源:泉州晚报 0

  昨日下午3时51分,中心市区中山路,电动车停放在骑楼下。

分析

停车位不足 车主怕麻烦

  “随着中心市区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有限的停车位已难以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相关民警表示,目前,中心市区小汽车保有量超过13.5万辆,而停车位却不足4万个。按合理的停车位配比1∶1.3,现有的停车位无疑是“杯水车薪”。为此,相关部门也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划停车位、建设立体停车场,市区内环路以外不影响道路通行和消防通道的违法停车,暂时不予查处;内环路以内的小区周边支路停车,不影响交通通行和消防通行的情况下,在特殊时段内(一般为22时至次日7时,部分路段为18时至次日8时),暂时不予贴单,方便市民停车。

  路面执勤民警表示,执法中,他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离违停点不远处就有公共停车场,但车主或为图方便,或为省钱,就是不愿意将车停放在内,非得违章停车。昨日,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位于津淮街的立体停车楼有82个停车位,但前来停车的市民却很少,而在停车场外,违停随处可见。同样的情况存在于九一街恒发立体停车场、市交巡警支队的停车场等处。

建议

科学利用停车位 充分盘活闲杂地

  为解决停车难题,专家、学者给出不少建议。有专家建议“错时停车”,即白天居民上班期间,将社区富余的停车位提供给邻近单位、部门和有需要的市民停车;夜间市民返家期间,将单位和部门富余的停车位提供给邻近有需要的市民停车。

  市民刘先生建议,相关部门要对停车位进行科学设置和规范管理,充分盘活辖区内闲杂地,引进智能管理系统,聘请联防队进行管理和服务,解决社区内居民停车问题。

  市政协委员陈笃恒认为,从表面分析,造成停车难的原因是停车位不够,但从更深层次来看,是城市公共交通不够完善。在他看来,治标,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增加停车位的供应。治本,就是要进一步坚持和落实公交优先。

  交巡警部门相关负责人则建议尽快出台《中心市区停车管理办法》,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职责,更好缓解停车难题。(记者 杨佳彬 /文 陈起拓 /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旅客飞机上犯胃痉挛 多部门天地协作救援
下一条:老人久病身旁有孝媳 妯娌轮流争孝二十载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