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老人久病身旁有孝媳 妯娌轮流争孝二十载

2013-07-09 10:07 来源:东南早报 0

    【侍疾范本2】

在儿子们的悉心照顾下,老奶奶今年以来状态好多了。

在儿子们的悉心照顾下,老奶奶今年以来状态好多了。

    久病床前有孝子

    侍母成良医

    村里好些人劝他,老人都这么老了,可以放手就放手吧。

    “身为人子,这是责任。”他在坚持,不抛弃,不放弃。

    自家房子拆迁后,肖老汉每天服侍完卧床17年的妻子后,就匆匆赶到老母亲那里。他的母亲黄阿婆今年95岁,因中风卧床不起2年多,白天多由他照料。侍疾侍出门道的他,已能为母亲调药、开营养餐。

    久侍床前成良医

    自配食谱药膳

    肖老汉的妻子因中风已卧床17年,在此期间,他的父亲去世,母亲病倒数次。2年多前,老母亲因中风卧床不起。房子拆迁后,肖老汉与卧床的妻子在外租房子住,从此,他开始每天3趟地来回奔波,照顾老母亲和妻子。

    他每天早上约4点就起床,给妻子洗漱喂饭后便匆匆赶往母亲那里。“去晚了,她就要尿湿了。”他每天要给她们分别备三条裤子,以便换洗。

    侍疾久了,肖老汉不仅摸清了母亲的身体状况,而且还能“对症下药”及时调配食谱和药膳。

    早年母亲右脸三叉神经痛,看医后吃了些止痛药,但吃多了就头晕。于是肖老汉翻出祖辈留下来的医书,他觉得母亲的三叉神经痛可能是因没牙后常年不吃青菜,缺乏维生素B的原因,于是他就将煮烂后的青菜捣碎喂给母亲吃,并连续喂了三四盒维生素B,此后痛感果然缓解了。

    如今,母亲每日饮食也是肖老汉参考医书后自创的。他说,母亲每天吃的流食都有严格的配比,一般是2勺麦粉、大豆粉或花生粉拌一盒牛奶或酸奶,加点油、盐等一起煮,“加油是为了润肠通便,加盐是为了下火”。

    不抛弃不放弃

    为人子就应尽孝

    黄阿婆床头上挂着一本“饮食起居记录本”,这是肖老汉和兄弟们为照顾老母亲特别做的,记录本上详细记录着黄阿婆每日三餐进食,还有用药、消化等日常其他情况。

    “有了这本记录本,我们兄弟几个就可以互通情况。”肖老汉和两位弟弟一同照顾母亲,弟弟白天打工,而肖老汉有退休金,便负责白天照顾,“老人消化不好,如果吃多了,会便秘。”以前没写饮食记录时,弟弟不清楚母亲白天的情况,有时候喂太多,有时候喂得少,饮食不均匀。

    几年来,年近古稀的肖老汉身体越来越不好了,高血糖,风湿病越来越频繁地困扰着他,在他房间的桌子上放着好几盒药,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要照顾好病人,先得照顾好自己。

    邻居们说,肖老汉真的太孝顺了,在照顾中风卧床的妻子的同时,还能把老母亲照顾得这么细致。

    【孝子说孝】

    老人再老都不能放手。即便是一只小鸡掉进坑里,都要救,更何况是人,是自己的父母。为人子,就该尽孝,这是一种责任。

    【记者手记】

    侍疾 理所当然 义无反顾

    婆婆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还没过门她们就知道这一情况。侍奉婆婆左右,妯娌争孝二十载,她们说,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了。

    一边要照顾病妻,一边要侍奉卧床老母,他每天要来回跑三趟。村里人劝他能放手就放手,他用行动写下“不抛弃不放弃”。

    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孝顺的妯娌告诉我们,是义务;坚持的肖老汉告诉我们,是责任。在他们眼里,照料患病的父母、公婆,是理所当然的事。

    【征集令】

    说说您身边的尽孝故事

    很多人诉苦说没假期没时间回家,但是有些人却总是能挤出时间来;很多人还在讨论“回家看看”该做些什么,但是有些人的尽孝故事已经感天动地。尽孝方式,各有各的招,尽孝有道,才能给老人足够的爱,您身边如果有令您动容的尽孝故事,请记得拨打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告诉我们,和我们分享这样的感动。(记者 林志安 陈玲红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市区车辆路面违停排长龙 公共停车场内空荡荡
下一条:泉州7月1日起 实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新规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