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名小吃频遭“山寨” 老字号集体“呼救”

2013-07-05 08:46 来源:东南早报 3
遭遇“山寨”危机的泉州名小吃不只“牛肉俺”一家,肉粽、鸡爪、绿豆饼……这些大家所熟知的泉州本土风味,同样都曾陷身侵权危机,这份投诉书引起了不少泉州名小吃老字号的共鸣。名小吃品牌频频被“山寨”,老字号自救之力微弱,他们共同发出了“呼救”。

业界声音

三“拦路虎”挫伤名小吃

  缺乏商标注册意识,维权意识片面,以及自身发展不足是目前名小吃保护品牌时面对的三只“拦路虎”。

  泉州市名牌研究会会长、福建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务专家组成员林栋梁告诉记者,传统小吃商标被抢注的案例在全国已有不少。一些名小吃商家没有注册品牌商标的意识,结果商标被抢注,一夜之间成了侵权的被告,不得不摘牌,损失惨重。

  “一些名小吃商家的维权意识很片面,比如加盟商不续约以后仍然打着这些商家的旗号做生意,品牌商竟拿他们没办法,其实这些行为都涉嫌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林栋梁说。

  “企业自己必须做强做大,才有能力抵抗‘山寨’行为。”蓝雄辉认为名小吃自身的发展很关键,“可是,现在泉州的名小吃刚刚走上发展壮大的道路,管理和推广都还没有完全步入科学的轨道,这中间有很多空子可以让仿冒者钻。”

部门提醒

提升品牌意识及时投诉维权

  工商部门提醒,名小吃品牌商家遇到侵权时,应该第一时间到工商部门投诉,执法人员将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处理。

  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铺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相同或相似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工商部门将依法处理,保障名小吃品牌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专家支招

加强品牌维护提升产业水平

  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院长、福建省民营企业研究会名誉会长欧阳钟辉博士表示,泉州名小吃品牌维护和发展之路,必须从有效维权和发展自身两方面入手。

  “泉州名小吃的品牌保护之路任重道远。从产业提升的方面来说,企业必须扩大产能,发展规模,充分地占领市场,让仿冒品没有立足之地。当消费者完全认知名小吃品牌,山寨品就没有机会进入市场。”

  蓝雄辉认为,泉州可以考虑打造一个名小吃生产基地,让各个品牌名小吃入驻,扩大自己的产能和规模,更迅速地发展,才有保护自身的力量。另外,名小吃生产基地还可以成为名小吃文化传承和旅游参观的基地,打造名小吃产业链。

  “名小吃必须有商标意识,发现侵权行为时,及时通过工商和法院主张自身权益。”对于深深困扰名小吃商家的前加盟商侵权问题,林栋梁提出有效的建议。

  另外,去年11月成立的泉州风味小吃同业公会,也在为抵抗山寨货而“战斗”,公会工作人员正致力于为公会的成员维权。(记者 李菁 通讯员 吴暾晖 /文 胡彦明 /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吴一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福州举行
下一条:泉州16家公务卡改革试点单位 7月1日起实施改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