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专项整治肉品安全 查扣600多斤“白条肉”

肉贩刚准备出门,就遇上了执法人员。
为了吸引顾客,打着土猪肉的招牌,猪肉上却没有加盖肉检章和定点屠宰章,这些“白条肉”存在着隐患。近日,泉州市经贸综合执法支队联合鲤城商务行政执法大队,对北峰街道招贤社区潘山、北峰菜市场等地进行突击检查,共查获5起贩卖私宰肉行为,现场查扣私宰猪肉600多斤。
据悉,根据省、市食安办布置,我市从5月至9月将开展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和查处销售病死猪及制售病死猪肉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首 站
民房内查获“土猪肉” 地点:招贤社区潘山
24日凌晨5时许,记者跟随10多名执法人员来到北峰街道招贤社区潘山附近。根据群众举报,潘山疑似存在生猪私宰点,执法人员沿着招贤社区北渠段搜寻。
5时30分左右,一行人在北渠边一处低矮的民房内发现了正准备出门卖肉的王某,其身边的平板摩托车上摆满了猪肉。执法人员发现,猪肉上没有加盖肉检章和定点屠宰章,全是“白条肉”,遂当场将这100多斤的猪肉没收。王某辩称,没有到定点屠宰点而从别处买来宰好的土猪肉,这种肉比较好卖。
第二站
肉贩第二次被查 地点:北峰菜市场
随后,一行人来到北峰菜市场门口,此时天色已经大亮,时间指向5时45分,陆续有菜贩来到菜市场。不一会,一辆满载着猪肉的摩托车开进菜市场,执法人员随即上前检查,发现车上都是“白条肉”。骑摩托车的男子是菜市场里的肉贩,以前也曾因销售私宰肉被罚款,没想到再次违规被抓个正着,近200斤私宰肉也被没收。对于屡次违规,该男子的解释与王某如出一辙。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根据长期执法经验,从猪蹄上可以辨别,刚查获的300多斤猪肉不是土猪肉,而是普通的饲料猪。一般情况下,农家土猪的猪蹄会比较厚,且有一定程度的磨损,但这也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他表示,如今市面上真正的农家土猪肉很少,因为土猪饲养时间长达一年,远比饲料猪长,成本高不合算,因此根本没有那么多土猪肉可以供应。部分商贩为了吸引顾客,纷纷打出土猪肉的招牌,市民应谨慎购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