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洛阳昭惠庙挖出39枚中外古铜钱 见证"海丝"交流

2013-04-23 10:32 来源:泉州晚报 0

事发洛阳昭惠庙,共39枚,跨越汉代至上世纪初

建于唐朝初期的昭惠庙是我市“海丝世遗”考察点之一,从这里出土的中国、日本、越南古代铜钱,有力见证了泉州当年与海外的金融交流史。

19日,从洛阳桥头昭惠庙的长石条台阶下,施工队挖出了数十枚从汉代至上世纪初的铜钱。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1枚刻有“景盛通宝”字样的明朝崇祯年间的越南铜钱、4枚刻有“宽永通宝”的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的日本铜钱。

针对此发现,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认为,这足以说明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海洋金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长石条台阶下现铜钱

“海丝世遗”考察点、重要涉台文物洛阳昭惠庙,因建筑屋面渗漏,木构件开裂虫蛀较为严重,今年春节后开始修缮。施工人员吴先生介绍,18日,他们开始挖殿内的长石条台阶。19日上午,一搬开大石条台阶,工人就发现泥土里散落着一些铜钱。经细细挑拣,竟有39枚完整的铜钱,也有一些残缺的。

之后,昭惠庙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认真清洗辨认后,发现这些铜钱跨越年代较久,从汉代跨越至上世纪初,比如,有汉朝的“货泉”,元朝的“至元通宝”,明朝的“万利通宝”,清朝的“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重宝”、“光绪通宝”和“大清铜币”等。其中,以清朝乾隆时期的货币为多,达13枚。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泉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陈瑞统说,昭惠庙处在海边,受海边侵袭,多次重修。长石条台阶下出现不同年代的铜钱,可证明昭惠庙的历史悠久,也能证明昭惠庙多次重修的史实。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25岁男子酒后恶搞 发布虚假H7N9病情附照片
下一条:首届“刺桐红”杯泉州摄影大赛 本周日府文庙颁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