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刺桐文脉·最闽南 | 刺桐文脉耀海丝 千古风华最闽南(下)

泉州发布   2024-04-02 16:21

宋元泉州梯航万国

多元文化交相辉映

  泉州离不开海,“闽在海中”的地理环境,让这座城市孕育出了具有海洋特性的城市文化,也让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具有了像海一样宽广的胸怀。

  宋元时期是泉州港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10至14世纪前期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泉州刺桐港是亚洲海上交通辐射格局中极其重要的东方支撑点。来往于泉州的海舶穿梭如织,中外商使络绎不绝,大量的进出口货物在此集散。海运交通的便利,也导致泉州逐渐成了世界旅游的热门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印度正教等)、文化、艺术等,得以在此地无拘束地交流融合。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也成为彼时支撑泉州港繁荣的精神基石。在这种开放环境的感召下,国内外名士、贤达纷至沓来,商贾、旅行家、僧侣、传教士接踵而至,共同为泉州带来了不可思议的“顶级流量”。海内外不绝如缕的通商往来,又反作用于泉州社会的高度文明化,使泉州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获得腾飞。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港海外贸易的繁盛也促进了造船业大发展,大批优秀造船匠师群体的诞生,给予泉州港航运业发展以最有力的保障。有宋一代,福建沿海的福州、兴化、泉州、漳州都有专门的造船工场,据《宋会要辑稿·刑法二》所记“漳、泉、福、兴化,凡滨海之民所造舟船,乃自备财力,兴贩牟利”,宋人漕运总管吕颐浩在给宋高宗上的《论舟楫之利》的奏折中也做了如下论断:“海舟以福建船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州明船又次之”。元代,蒙古大军东渡日本,南下占城,所用战船也多由泉州领造。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文献之邦”等美誉。宋元泉州海外贸易发达,经济社会的高度繁荣带来教育的鼎盛发展。彼时的泉州,官私之学并重,书院风行,人文荟萃。宋代泉州地方官府创办州学,县学也普遍设立,规制趋于完善。这个时期,理学家朱松、朱熹父子先后在泉州地区创立书院,传播理学思想,开辟了自由讲学、学术研究的阵地,受其影响,各地书院向多样化发展,泉州也被称为“朱子过化之地”。书院以外,宋代泉州私学也颇为繁荣,经馆迅速发展,从海滨到山乡,出现了“家诗书而户业学”的盛况。教育发达令宋代泉州成为科第鼎盛的红火区,进士数量空前暴增,出现一些世家大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两宋时期出了四位宰相、一位状元、被誉为“一门四相曾半朝”的曾氏一族,还有状元宰相梁克家、三朝元老留正等优秀人才;元代,泉州教育较前朝逊色,但路、县儒学仍然得到复办,还新办有蒙古学、医学和阴阳学。

  文化的昌盛,也为艺术发展带来繁荣期。宋元时期,泉州拥有被誉为“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汉唐古乐”的南音,以及提线木偶戏等诸多艺术瑰宝,持续演绎着市井百态,映射出独特的城市性格和文化审美情趣。南宋时,皇族宗室南外宗正司迁徙至泉州,作为皇室高级娱乐方式的“梨园戏”,也随之流入泉州,并开始由皇室渗入民间。梨园戏的传统表演程式,古朴独特,生动优美,有一套世代相传的程式规范,俗称“十八步科母”,在中国戏曲长廊中独树一帜。南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也称“弦管”,是我国弥足珍贵的音乐瑰宝。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南管的演奏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演唱形式主要为“丝竹相和,执拍者歌”,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乐种。南音如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在宋、元传承不辍,广为流传。提线木偶戏保留着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宋元泉州各种营造、制作技艺发达。从历史记录来看,宋代泉州的建筑营造技艺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发展。现存国内最高的两座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开元寺镇国塔、仁寿塔,我国古代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洛阳桥,以及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安平桥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明清“下南洋”盛行

催生特色“侨文化”

  明朝既有内向、紧缩的海禁政策,也有郑和主动下西洋与海外诸邦开启“官方交流”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泉州人抓住一切机会,创造最大的发展空间。

  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航海家郑和统领舟师先后访问了亚非30余国,在我国和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郑和航海随行人员中的泉州人,有的留居海外成为早期华侨,也被称为“番客”。他们中不少人在侨居地与祖居地之间做起通商生意。到了清代,随着民间海外贸易频繁,以及下南洋风潮盛行,番客就更多了。他们对闽南故土的眷恋始终不变,绝大部分番客都选择在晚年返回故园,盖起一幢幢“番仔楼”。他们中的许多人返乡铺路、造桥、建学校等,带动家乡的繁荣发展。这样的风气,在时代的推进中,逐渐演化成今天富有特色的泉州“侨文化”。

  明清时期,泉州学术研究风行,科举再创辉煌。明代泉州的易学研究与教学形成风尚,著名理学家蔡清及其“清源学派”,在易经研究与教学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晚明,思想家李贽目睹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儒学中的虚伪方面,进行质疑并予以尖锐批评,他对社会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教学方法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明代泉州科举成绩位居福建前列,培养出了一大批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16世纪,抗倭英雄俞大猷纵横东南沿海十几年,和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清代泉州教育向普及型发展,民间兴办的各类塾馆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均胜于历史诸朝。明末清初,泉州民众东渡台湾形成浪潮,渡台泉州儒士成为开启泉台教育关系的先驱。晚清时期,在救亡图存的形势下,泉州掀起了创办新学堂的热潮,尤其是华侨在家乡纷纷兴办新学,推动了新式教育发展。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在明清时期基本定型,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代表。闽南建筑以红砖厝为代表。红砖厝既有中国传统民居对称、严整、密闭的特点,又具有华丽活泼、夸张缀饰的地方特性。

  明清泉州沿海和内陆的手工业高速发展。明代泉州的绢品,是著名的贡品和外销品。泉州还曾是福建的纺织织造中心,现泉州城内尚有织染局遗址清白源井。明清时期德化陶瓷生产规模大增,尤以白瓷和青花瓷最为著名,涌现一批能工巧匠,如明代的何朝宗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瓷雕艺术大师。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重要阶段。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又一重大革新。

  明清时期,泉州戏曲文化绽放璀璨的时代光芒。泉州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称“宋江戏”。高甲戏在表演上吸取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又吸取梨园戏旦行的指法、科步;话白采用泉腔,唱腔则大量取自“弦管”,既有清婉缠绵的音韵,又有激昂刚健的腔调,独具风格。泉州打城戏,发端于清咸丰年间,流行于泉州及厦门、金门等地,是融合释、道二教之法事活动而形成的,为全国罕见的宗教戏剧。闽南布袋戏之发端,民间相传始于明嘉靖年间。泉州一带的布袋戏称为“南派”布袋戏,其表演程式是仿效“嘉礼”戏,形象由大改小,以指掌表演,称作“木偶掌中帮”。

赓续城市历史文脉

保护弘扬闽南文化

  一方水土,万千风流。泉州因“ 海丝”而繁盛,正是有幸经历文化与时俱进的锤炼,砥砺前行继而厚积薄发,方才成就今天以泉州为核心区的闽南文化的蓬勃激扬。

  长久以来,刺桐城以“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包容来自世界的文化。中原文明与海洋文明、工商文化与农耕文化、儒道释与亚非欧宗教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而今的泉州已成为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活态”的南音、南戏、南少林,堪当国际交流“大使”。在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闽南文化大放异彩,汪大渊、郑和、何朝宗、马可·波罗等与泉州息息相关的中外历史名人,在世遗之景穿越对话,呈现出“泉州与世界有机沟通交流”的生动历史场景。

  现今台湾的民间习俗、信仰、戏曲、艺术等都是从闽南传承过去的。在我国台湾传统建筑中常见的红砖红瓦建筑,就是泉州红砖古厝的传承,泉台两地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台湾的四大民间信仰——妈祖、保生大帝、关帝、临水娘娘,都是在明清时期随闽南人传入台湾的。台湾通用的方言是泉州闽南话,许多地方的街村名称与闽南的村街一样。台湾的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南音等地方传统剧种等都是由闽南传承而去。80%以上的台湾同胞祖籍福建,其中泉州籍占44.8%,泉州的台胞出生地、祖居、祖祠、祖堂、祖墓等涉台文物众多。

  出于保护、弘扬闽南文化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泉州实施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一体发展战略,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共管、社会参与”保护传承体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进一步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泉州世界遗产保护提供规范、健康、可持续的制度保障,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保驾护航。“世遗城市”光环映照的不仅仅是泉州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当下,泉州立足于融合传统与现代,构筑经济与文化协调共进的新型发展模式,着力增强文化自信,重塑现代城市精神,以历久弥新的泉州文化,书写“泉州品牌”“泉州故事”和“泉州价值”的时代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在长期的历史传承发展中,中华文明能够以我为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保持鲜明的文化特性。闽南文化在泉州传承千年,以其独有的开放包容特性,汲取海洋文化精华,兼容并蓄,形成了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发源于泉州山海之间的文化体系,深刻打上了泉州烙印,充分展现了泉州特色,彰显了泉州人民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今,勇立潮头的泉州人,正在以“躺下去是洛阳桥,站起来是东西塔”的豪迈气概、“敢为人先、爱拼敢赢”的奋斗精神,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持续推动世界闽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谱写世界闽南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乐章。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张君琳 吴拏云 庄建平 黄雯靓

频道推荐
  • 董事长称被开除员工涉嫌学历造假 被开除当
  • 章泽天登胡润财富榜:净资产600亿 清华与浙
  • 全球最大级集装箱船出海试航 最大载货量241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