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城市型”河口湿地 全国独一无二

2013-01-07 09:00 来源:闽南网 1

  闽南网1月7日讯 在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眼里,总面积超7000公顷的泉州湾河口湿地,既是城市的“生态绿肺”,又应该是泉州最大的城市公园。

  今年泉州“两会”期间,“生态”成了热词,关于保护、修复和开发泉州湿地资源的提案、建议更不胜枚举,角度多样。例如,建议把泉州湾河口湿地建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泉州“海上森林”、构建临江临海绿色生态旅游区、保护开发红树林湿地、打造生态文明旅游品牌等。

  昨天下午,本报两会工作室。泉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泉州市规划局、泉州市邮政局函件局等负责人,齐聚一堂,集思广益,畅谈如何保护泉州湿地、打造泉州生态文明。

  座谈会上,规划局负责人黄世清的表态掷地有声: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明确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要让候鸟“有得住,也有得吃”。大家就泉州湿地描绘愿景,未来,这里是泉州版“西溪湿地”、文化旅游的佳地。

  本报于2012年12月26日见报的海都摄影纪实《湿地·诗地》,昨日在话题现场引来关注。嘉宾们看过之后也都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湿地的矛盾客观存在,更凸显出管理不到位、执法缺失等现象,这些问题,亟须政府加大力度着手改进。

【关注湿地】“呼吸道拦住了,肺要怎么呼吸?”

曾聪明
曾聪明

洛阳江两岸淤泥淤积严重

  “泉州的湿地具备三种条件:气候、海洋、物种,与别的内陆湿地相比,很特别,是平衡气候的天然调节器。”泉州市政协常委曾聪明,描述起湿地,言语间特别感性。住在洛阳江边的他,小时候总是能从滩涂和海水中,感受到四季分明的美景,但随着城市建设,他说,四季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保护湿地势在必行。

  曾聪明说,特别是用谷歌地图空中看泉州,发现泉州湾河口湿地是内湾型的湿地。如果说泉州湾河口湿地是城市的绿肺,那洛阳江就是泉州的呼吸道。然而,洛阳水闸却将呼吸道拦腰斩断,“呼吸道拦住了,肺要怎么呼吸”?

  同时,洛阳江南北两岸淤泥也淤积严重,滩涂几乎连成一片,如果不加以整治的话,洛阳江流域将成另一个百崎湖,变成内陆湖。海洋生态地理气候和海洋生态物种就不复存在,红树林就成了陆地林,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将遭受损害。不仅如此,泉州湾河口湿地管理保护处人手不到10人,每天还要巡视南北两岸85公里的海岸线,根本就忙不过来。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计划建77所公办幼儿园 解决入园难问题
下一条:泉州两会聚焦养老难问题 尝试多元化养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