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市型”河口湿地 全国独一无二
2013-01-07 09:00 来源:闽南网
1
黄世清
有为管理湿地与城市结合
泉州市政协委员、市规划局局长黄世清说,湿地保护与城市建设并不完全矛盾。他曾走访过许多国家,城市建设非常成熟的地方,生态文明也做得很好。以国内而言,昆明的红嘴鸥,就经常与人和谐互动。
他表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已经明确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对于处理城市建设与湿地保护方面,已采取多项举措。拿此前建设城东至后渚快速通道来讲,只有北山隧道是必须要贯通的,其他的两个明洞原本可以直接破山建路的,就是考虑到让候鸟有个通行通道,特别打通两个明洞,保护候鸟生存环境,让它们有得住,还得有得吃。
前不久,《桃花山生态区保护建设规划》由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桃花山保护有了法定程序,不能改动,每年泉州市人大还将组织视察。黄世清说,在此过程中,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市长黄少萍多次过问生态保护事宜,这说明,对于湿地保护,泉州上下的意识都很一致,很重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多项规划组织实施前,都要反复论证,减少对候鸟的影响至最小。
黄世清说,泉州湾河口湿地的未来,就是成为城市型的河口湿地,全国独一无二,特色就是湿地与城市结合。通过对湿地的有为管理,人跟鸟可以和谐互动,成为泉州的一大名片。(海都报两会报道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