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181个“黑气点”被取缔 查扣钢瓶2000多个
2012-12-18 11:36 来源:泉州晚报
0

专项检查查出不少问题
报道泉州市个别充气站液化气掺二甲醚牟利,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沈耀钦在本报上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立即对燃气市场进行专项检查。
12月6日至12月12日,市安监、公用、消防、质监、工商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5个专项检查组对泉州市燃气市场开展安全检查。其间,共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站点181个,立案查处5起,行政拘留“黑气点”经营者5人,并将以“非法经营罪”对另外5名“黑气点”经营者追究刑责。据悉,对“黑气点”经营者追究刑罚,这在全省尚属首例。
回顾 瓶装液化气掺二甲醚
记者暗访揭露潜规则
瓶装液化气频频泄漏、爆炸,背后黑手究竟是什么?据专家介绍,瓶中掺混的二甲醚会腐蚀密封圈,而一些液化气钢瓶又超期未检验,容易引发事故。对此,记者展开了多日的暗访调查。
11月27日,泉州市一名液化气业内人士向记者报料,瓶装液化气掺混二甲醚现象在泉州也存在,这是行业一个公开的秘密。11月29日,记者对市区某液化气公司进行暗访,以消费者身份顺利充装了7瓶液化气,其中两瓶为过期钢瓶。后来,记者将其中一瓶液化气送检。11月30日,相关部门的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该瓶液化气二甲醚含量超过55%。
12月3日,本报大篇幅报道记者的此次调查,揭露燃气行业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