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在泉州举行
“培育高技能人才是落实人才发展战略的要求,是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举办技能大赛是培育高新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大赛组委会主任、福建省经信委副主任兰文表示,希望通过大赛检验我省企业技能人才与相关职业院校学生操控调试工业机器人的技能水平,发现和培养我省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优秀技能人才,引导职业院校关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需求,加强相关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机器人相关专业的办学规模和水平,进一步引导和推动社会各界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
近年来,福建省经信委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扎实推进结构性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九条措施》,推动泉州获批“中国制造2025”全国试点示范城市。2016年,全省完成“机器换工”7423台套,完成投资额55亿元,替代人工近2万人。部分地区和企业的“机器换工”成效显著,如泉州的纺织鞋服、建材、机床等产业已使用国产数控和伺服系统1300多套,减少用工20%~30%。大量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的应用对产业技术工人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而目前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导致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一直超过供给的一半以上,高级技工的需求甚至超过了供给1倍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兰文介绍,为缓解当前重点产业快速发展与专业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今年以来福建省经信委筹备举办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等三场技术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训”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关注福建省目前急需紧缺的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未来几日,参赛选手们将在泉州展开激烈角逐。本次大赛设职工组、学生组一、二、三等奖,将选拔出6名选手(职工组、学生组各3名)参加全国大赛,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适当奖励。获得职工组一等奖的选手将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福建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一等奖获奖选手符合条件的,可按程序向省总工会申报“福建五一劳动奖章”,向团省委申报“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可按程序向省总工会申报“福建省金牌工人”;职工组和学生组理论和技能考试合格的参赛选手,均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