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 带我回家”大型落地活动 千年沉淀在传承中创新
杨诗琪是老鲤城人,喜欢文化的她,从“花巷”看到了宗教之外的泉州人文。“我本科在武汉读的,带过几十个外地人来泉州,每次都让他们住在西街边,看古早的泉州。”
曾铭颖也是泉州人,她说,以前每次来西街都只为买润饼皮,看了老店故事,就想去会一会这些故事里的人。
传承创新 唤醒了人们熟悉的城与街
泉州市旅游局局长、泉州市古城办主任李伯群参加了上周六的活动,盛情点赞。古城办文化组组长上官春安表示,整个系列活动都做得很好,很接地气,很贴近古城,特别是贴近西街文化。报道先是在前期挖掘西街老店的内涵,唤起了老店在市民心中熟悉的感觉。现场活动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可以让参与者感受到古城文化的延续。参与“老布新生”走秀、制作传统小吃的孩子,最小的不到3岁,别看小,在孩子成长中留下了古城文化的烙印,长大了就可能成为古城文化的传承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体验者尝试制作“福建青”,底蕴是历史上非常辉煌的泉州“刺桐缎”,通过DIY的形式,体验者可能成为“刺桐缎”文化的宣传者,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人进一步了解西街和古城。
鲤城区副区长张刺治也参加了活动。“你看,泉州一幼就在西街边,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热爱泉州文化,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一个孩子,就可以带动整个家庭一起热爱和传播泉州古城文化。今天的活动,所有的家长都来了。活动办得很成功,小模特穿的老布,其中,惠女、[虫寻]埔女都是非遗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小朋友的展示,让大家感受宋元满街都是圣人的景象。活动的文化气息很浓,时间点也很好,给市民、游客一个很好的观展环境和精彩的体验环节,希望这样的活动今后还可以再办下去。”
所在社区通政社区作为协办单位,热心提供了现场水、电等支持,还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志愿者。泉州圆梦义工服务中心主任林志伟说,他们经常承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任务,“西街 带我回家”很契合义工们服务的方向,所以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也要尽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