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 带我回家”大型落地活动 千年沉淀在传承中创新
秀台上的热闹还没来得及歇口气,秀台下的喷香就已经沸腾了。现场250张观展和美食体验券,10分钟被抢完。
泉州一幼35个中班的孩子、10位老师变身大厨,除了预告里的250份美食,还多准备了近百份美食。负责制作的孩子们全副武装,戴着厨师帽、口罩和手套,切、捏、搓都不在话下。五香卷蒸腾起诱人的香,冰爽的四果汤最火热,面线糊清甜的高汤里佐着香肠、鸡蛋、香菇,畅销得毫不意外,还有入口即化的龟粿、麻糍……
看到市民的热情,园长黄晓军高兴地表示,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再让师生们参与古城的文化活动。
看老店展 想去会一会故事里的人
蓝染体验吸引了许多年轻女孩,首批10人体验者就有好几个特别从南安、石狮、晋江赶来参加的“花巷”粉丝。
其实,扎染工艺简单朴素,一个夹子、一条皮筋,最多再加一个弹珠,给你一块白色方巾,你就能给自己一片变幻的蓝。扎染分3次浸泡染料,白色方巾在短短两分钟内由绿变蓝,解开皮筋,松开夹子,展开方巾,泡进清水,就是一幅完全意想不到的图案。
他们说,这样的等待真有趣。“我们是从惠安崇武过来的,昨天刚从外地回家,没想到被花巷抽中参加这次体验,好感恩。以前我就一直想在网上买颜料做蓝染,这次体验很愉悦,结果很惊喜。”粉丝曾小萌的分享里,感恩、愉快、惊喜,都是让人舒畅的词呢。
热闹和深沉,在相隔不远处的同一方天地两相安然,这大概是古城古街独有的魅力吧。
三个展厅里,西街千姿百态地讲述着、凝望着。“西街老店”的展厅里挂着这一个月来我们记录下的10家西街老店,30张照片里是10家老店的10段人生,扫描上方的二维码,就是一段翔实的老店故事。
老店的故事在本报城市人文微信公众号“花巷”上更新,看故事的人,每篇都追。上周六的傍晚6点时分,阵雨初歇,两位清丽的姑娘挽着手,来看“西街老店”展。
“我从厦门赶回来,特地来看这场展的。”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读研一的杨诗琪,学的是民俗宗教,她和一起来的朋友曾铭颖都是“花巷”的铁粉,10家老店的故事,她最爱“西街老布店”,喜欢它的故事,也喜欢那里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