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旧馆驿26号 一方古宅照见多元文化交融

闽南网   2017-05-17 08:21

  闽南网5月17日讯 西街旧馆驿巷口,碗口粗的老石榴树开出了一树的诗和远方:五月榴花照眼明。历经古城岁月,植物仿佛也有了灵性。推开旧馆驿26号的院子,穿过花草繁盛的石埕,拐入人家,24年树龄的桂花树在雨中挺拔苍翠。

  走进这个院子,最初是为拜访91岁的刘宝珠婆婆。推开小小的木门,竟然闯入了1991年出生的艺术家吴东权的“半涂”空间。91岁的老人和1991年生的后生家,就这样和谐地在同一座古宅院落里共存着,不正像泉州古城多元文化交融一般神奇和有缘吗?

刘宝珠嫁到西街近70年

刘宝珠嫁到西街近70年

  91岁刘宝珠

  喂鸟看花等老朋友 70年西街岁月静好

  天晴的时候,刘宝珠坐在院子里。鸟儿飞下来,她撒几粒米,看鸟儿啄食,成为她日常乐趣之一。嫁到西街旧馆驿近70年了,岁月仿佛静止,老宅养护得很好,一如她刚来的样子。

  刘宝珠出生在鼓浪屿洋房里,4岁随父亲去菲律宾,14岁回到南安码头,念码头小学、成功中学。中学毕业后,她考上了南安师范,也考上了莆田的护士学校。起初妈妈不让她念书,一则是旧观念“女孩子念什么书”作祟,一则是家里经济也不宽裕。为了读书,刘宝珠走了十多里路,向爸爸的朋友借钱,告诉叔叔“我爸爸从菲律宾寄钱回来就还给你”。叔叔借给她700元,这笔钱大部分交了学费,剩下很少当生活费。

结婚时的老照片,老人看看就泛起笑容

结婚时的老照片,老人看看就泛起笑容

  18岁,刘宝珠穿着古装戏服,扮演花木兰,是学校里唯一的女演员。当中队长、大队长,飒爽英姿的她,是许多男生,甚至是青年男老师心中的女神。丈夫龚鵷生是成功中学的老师,垂青这位活泼快乐的女青年,两手空空跑到刘宝珠家,勇敢地表白。这位青年的爱得到了刘宝珠母亲的应允。

  刘宝珠珍藏着一张西式结婚照,相框已生锈,照片也泛黄。照片中,22岁的刘宝珠身穿白色的婚纱长裙,头发烫着大波浪,手捧鲜花,两侧站着花童,是标准的富家小姐结婚的形式。丈夫是“泉州西街旧馆驿龚”后人,可刘宝珠嫁过来时,家里连像样的家具也没有。这位留洋回来的小姐起初心里是有点不开心的,丈夫为博她一笑,背着她悄悄准备了所有结婚的排场。“当然心里是高兴的,很难忘,当时在邻里也挺轰动的。”照片的背景在玉犀巷,当年的“青年乐园”门口。刘宝珠看着旧照,脸上泛起笑容。

  “旧馆驿龚”是书香门第,出了许多名人。龚维琨曾是清道光年间翰林院编修、咸丰壬子科乡试举人。他的两个儿子丕铖、丕翘皆通经学,继承父业,后人则多以教书为业。龚家后人中,有人称“龚部爷”的清代举人龚显鹤。在辛亥革命之后曾任泉州商会长兼教育会长。还有同为清代举人的龚显禧,1899年前往当时的小吕宋(今菲律宾马尼拉)任中西学校教习,相当于校长,任职六年,是当时海外第二家华文学校的创始人。当代著名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地就在这里。

  刘宝珠在菲律宾时就在中西学校学习过。70多岁的妹妹和儿子现在还住在菲律宾三宝颜,三宝颜是和郑和有关的史迹。女儿住在中国香港,每天也打电话来问候,儿子每天也会在下班后来看看母亲。子女各自成家,刘宝珠守在老宅,为的是老同事、老朋友在这里能方便串门。

  在西街,岁月静好,她不离去。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晋江开展 “牵好手中绳,做文明养犬人” 文
  • 晋江迅速开展雨后清淤排涝工作
  • 石狮:暴雨中交警撑起交通“平安伞”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