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艺人陈晓萍重返西街 感受泉州古城烟火味
小时候的生活
有乡野的味道
“其实,我们曾经搬离这里,居住的条件也比较好,但心里总想着这里,就又回来了。”陈晓萍夫妇,都在西街长大,美好的记忆都在这里。
小时候,陈晓萍在巷子里有十几个同龄的玩伴,一人凑几毛钱,便可以买个足球。在开元寺东塔下的草坪上,踢到忘记时间,直到家长一番番喊着:“臭嘤子,还不回家吃饭?”大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以前没有玩具,小伙伴们一起动手,将石块凿出两个洞,做成举重的哑铃;夜里没有路灯,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花灯,不管美丑,常有孩子举着花灯一起游巷子。”那时候的古城生活,有点乡野的味道,左右的邻人就似半个亲人。
过年的时节,整条巷子都充满忙碌的幸福感,做碗糕、滚元宵、蒸米糕,家家户户大门开到深夜,鞭炮阵阵迎着新岁。过了夜里12点,还依旧有到处串门的邻里,来喝吉利的春茶。
再次回归古城
让生活慢下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玩伴们有的去了深圳、香港,有的移民海外,还有的已去世多年……还在西街的,就剩他一个人了,大家各自散落天涯。陈晓萍也曾想换个环境,在新区买了房子。“住进电梯房,邻里的交集,只有电梯里不到半分钟的沉默。门一关,就没有朋友了。”习惯了邻里热乎的问候和串门,夫妻俩不时便要回到西街走走看看。
后来,一家三口把制作花灯的工作室搬回了西街的老屋,生活的重心又一次回归古城。“在外头,大家都想着快人一步、抢先一点、挤进去,累不累?古城就是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挺好。”曹玉梅喜欢将屋子的大门打开,看阳光洒进屋里。门前种着绿植,邻人来串门,远远就能望见身影。
西街有很多曹玉梅以往的老同学,大家一个月就要相约聚一回。“好几个已经搬走的同学,也把家又搬了回来。”兜了一圈,古城走出去的孩子,还是最爱这片充满文化和生活味道的故里。
征集令
古城故事等你书写
生活在古城里的你,是否曾意识到,正是你们形形色色的生活,为古城添上了丰富的底色?你是否想过,可以将自己的家族故事、生活日常记录下来,为古城做一份私人的传记?我们希望,这份记录,将是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自己,也送给千年古城。
●谁可以来参加?
以家庭为单位,只要是生活在古城里的原住民,都欢迎你们来!你们在古城里有自己的一方寓所,可能正从事着老手艺、制作着传统小吃,也可能是开着小店的店家,或是携风暮雨、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总之,欢迎各行业的原住民家庭来报名!
●如何分享记录?
报名成功后,我们将派出全媒体记者,记录你们一天的古城生活。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点滴,当然也可以讲述自己的家族故事,及对古城发展的愿景。
而且,这10组参与分享的古城家庭,将收获一份特别的惊喜,我们将以特殊的方式把10个家庭的生活场景定格,并在元旦期间隆重送出,具体是怎样的方式,在这里允许我们先卖个关子,今后将会逐一揭秘!
●怎么报名参与?
1.拨打海都热线95060报名参加,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2.通过本报官方微信“海峡都市报大泉州”、“花巷”,本报官方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留言,写下“姓名+联系方式+生活的街巷+分享古城故事”,我们将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