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深巷里的上海名伶:戚美茹京角名号“小粉牡丹”
闽南网9月23日讯 27岁的潘嘉雯,想跟我们说一个故事,关于她奶奶和外曾祖父家族的故事。
她的外曾祖父叫戚厚卿,曾创办大上海时期颇有名气的牡丹姊妹团。外曾祖父的哥哥戚艳冰,则是跟梅兰芳有“梅绿之争”的南方四大名旦之一黄玉麟的师父。她的奶奶戚美茹,曾有一个京角名号“小粉牡丹”,是目前那个牡丹团里唯一在世的一朵。
戚美茹在厦门演出时的剧照
我翻看着嘉雯提供的老照片,也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有点惊喜也不免叹息,不承想,在泉州新华北路深巷的某一角,竟藏着这样一位名伶之后。
牡丹姊妹团成员合照(后排左起白牡丹、银牡丹、牡丹王、绿牡丹,前排为粉牡丹、戚厚卿)
京剧名角和牡丹姊妹团
大概1890年,潘嘉雯的外高祖父戚少英带着两个儿子,举家从江苏淮安一带迁到上海发展。长子叫戚艳冰,名号“绿牡丹”。南方四大名旦之一黄玉麟师从于他,为谢师恩承袭了他的名号。潘嘉雯听奶奶说,戚艳冰命运不济,因声带意外失声,抑郁早逝。
戚艳冰的弟弟戚厚卿,就是潘嘉雯的外曾祖父,原来也登台唱戏,但因为身高太高,身段不好,就转到幕后,之后开始收徒,创办大上海名声大噪的牡丹姊妹团。地址在原上海延安中路395弄邻圣坊3号,现在已经拆迁了。
这个牡丹团很多都是戚家的姐妹。比如牡丹王是戚厚卿的妹妹,绿牡丹是戚艳冰的女儿,粉牡丹是戚厚卿的妻子,红牡丹是戚厚卿的外甥女。
据云南个旧市当地报道,1934年,由粉牡丹、金牡丹、绿牡丹等姐妹6人组成的牡丹团,受邀到个旧演出时,街头谈论不休,观众如潮,戏院还随戏票赠送牡丹姐妹照片。
嘉雯说,戚厚卿带着牡丹剧团去马来西亚演出时,他的信件都不用特意署名,只需要在信封上画一副眼镜,邮局就知道是谁的信件。因为外曾祖父标志性就是戴着一副眼镜。当时戚家天天都有满满两桌人吃饭,不同的客人,人来人往来家里谈商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