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型养老模式:养老不离家 服务送上门(图)
有紧急情况按手机SOS键就能求助 (林劲峰 摄)
政策
政府购买服务 让特困老人活得有尊严
据泉州市老龄办副主任商黎霖介绍,2014年10月,我市首次试点开展“为特困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鲤城区、丰泽区共1200名老人得到免费的实体援助服务,老人们免费领到一部手机,只需拨打特定的服务号码或按住手机上的“SOS”键,就能接通公司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家政人员就会上门为老人提供助洁、助浴、助餐等各类服务,每人每月1.5小时。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我市除德化外,其他各县(市、区)均相继开展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其中市区(鲤城、丰泽、洛江)共有1370名,晋江2000名,台商投资区500名,泉港区333名,永春和安溪各200名,石狮288名,南安150名,惠安145名。所有老人都免费领到了“一键通”老人专用手机,只要一个按键或是一个电话,“一键通”手机便可以接通公司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平台24小时有人值班。据悉,德化今年内也计划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据介绍,除了晋江2000名老人是由晋江雅适家政有限公司派遣护理员上门服务,其他县(市、区)的3000余名老人们均由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上门服务。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服务项目,包括助洁、助餐、助浴、代购、陪同就医、按摩理疗、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项目。
“省政府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将会长期开展下去。”商副主任介绍说,今年6月底省政府召开全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场视频会议,根据会议部署,今年年底前,我省各县(市、区)都要引进或培育一家以上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组织。到2018年,将全省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生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以及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范围。2020年,原则上每个社区对接一个养老服务组织,力争使紧急救援(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社区居家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
商副主任表示,政府为最困难的老人群体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让这些老人能够在晚年有尊严地活着,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是对社区居家养老体系的重要补充,为居家养老体系补上了短板。据粗略统计,特困失能老人占到我市老年人口的3%。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进,未来针对最困难的老人群体,帮扶力度还将加大,比如上门服务次数增多等。
护理员小王为赖老伯测量血压 (王丽虹 摄)
困局
护理员流动大 有些老人排斥上门服务
“实际走访中,部分老人拒绝接受这项服务。”晋江雅适家政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罗利娟表示,他们拒绝的理由有很多。有些老人觉得这是骗人的;有些老人自尊心特别强,虽然贫困却不愿接受帮助;还有部分老人担心周围的人觉得其子女不孝,因此拒绝接受上门服务。
中国心理协会常务理事、心理专家张秀云教授表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虽然能给空巢、失独老人带去生活上的方便和慰藉,但在具体实践中难免会遭到部分老人的排斥。她指出,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国内社会普遍认为应该由子女赡养父母,否则就是不孝,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老人难以接受由护理员代替子女对他们进行照顾。另外,有极少部分护理人员对待老人不够尊重,使得老人对养老服务心存忌惮,从而拒绝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另外,有些老人认为护理员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副总经理洪月辉介绍,护理员在服务过程中,曾出现个别老人提出过分要求的情况。有位老人居住的房子比较老旧,他竟要求护理员帮他修理房子。他提的这个要求,家政服务机构完全没办法帮他完成。因为诉求得不到满足,该老人就拒绝让护理员上门。
对于家政服务公司来说,护理员难招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罗利娟向记者介绍,公司现有数十名护理员,每人负责服务30多名困难老人,这些护理员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来自江西、四川等地。公司长期对外招聘护理员,为了方便上门与老人沟通,他们希望多招一些本地护理员,但情况并不理想,本地人很少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洪月辉介绍,随着未来需要服务的特困老人增多,护理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加。相对于女性护理员而言,男性护理员更难招聘。
困扰家政公司的另一个问题是,护理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护理员的服务仅停留在饮食照料、清理卫生、简单生活护理等传统照料方式上,缺乏医疗康复、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且护理从业人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