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企上“直播间”玩营销 网络直播如何吸睛又“吸金”
网络直播营销吸睛又“吸金”
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载体,网络直播凭借广泛的影响力、强大的变现能力,让参与直播的各方都获得不错的回报
对于直播经济的诸多参与方来说,线上的热闹最终还是为了线下的营销与变现。而网络直播的巨大商业潜力也得到证实:无论是靠打赏分红的个人主播,还是借助直播建立个人IP的网红,亦或是参与直播营销的泉企,都从中获得不错的收益回报。不过,在泉州的营销专家们看来,网络直播毕竟只是一种营销渠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积极的认可,谨慎的关注”。
主播月收入轻松上万
在网红直播兴起之前,通过电商销售来获得收入是部分网红变现的主要路径。但如今,游戏规则正悄悄改变。传统图文时代发展起来的网红模特,大多基于电商销售、代言来获得收入,但这一部分收入和动辄月入数十万的直播网红相比,显得微乎其微。
在泉州,就有着这么一群网红主播,她们凭借年轻貌美、多才多艺,成为了网络平台支付薪酬的签约主播,拥有自己固定的、且在日益增长的粉丝群,还收入不菲。
泉州美女黄惠娟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药剂学专业,因为身材高挑、肤白貌美,成为了一名平面模特。黄惠娟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每天的状态就是“拍照”,走秀、拍广告、参加活动时被摄影师拍;闲下来的时候,她就用手机做网络直播。据黄惠娟介绍,她直播的平台叫喵播,目前已经累计了上万的粉丝。她告诉记者:“上个月,我才开始玩直播,每天只要有空都会上喵播和粉丝互动。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种兼职,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记者了解到,在变现路径上,“分红”成为了直播网红最为直接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部分收入中,直播平台会参与分成,分成情况也视主播的等级和直播的火爆程度等因素而定。
一般来说,主播们只需每天在平台上直播自己的才艺、走秀活动或者生活,同时跟粉丝在线聊聊天,网友就会给主播送礼品点赞,这些礼品都可兑换成现金。仅此一份兼职,就给惠娟每月带来至少上万元的收入,而她还只是初入门级别的主播。她告诉记者,身边有几百个朋友都在玩直播,最高等级主播的“组长”一天就可以抽成好几万,“组长早期就有经营平台,积累了很多粉丝,一个月收入可以高达好几十万。”
形成个人IP后变现
移动直播的兴起,为个人提升影响力及后续的变现提供了最好的渠道。特别是直播中生活化的沟通,带给受众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可。
在泉州网红界,不得不提一位草根明星——大股忠,他创作的《六合彩之歌》,点击率突破450万。除此之外,他填词翻唱,通过微信传播的闽南语神曲有10多首,每一首都很诙谐幽默,几个视频的总点击量达到近3000万。正是通过线上直播新歌,展现闽南语创作才艺,大股忠拓宽自己的影响力和渠道。在声名鹊起之后,大股忠迅速推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股忠”功能防臭袜,进而将名气变现。
如今,由于观众人数的增多和内容的进一步丰富,直播对形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直播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化,开始向美食、购物、化妆和旅游等多方向发展。美食爱好达人林劲松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制作的“三五分钟之美食天团”最近在花椒直播得到了热烈的反响。
6月22日晚上9点,林劲松准时出现在直播平台上,现场烹饪烤鱼,短短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突破6万人浏览量,收到将近160万个赞,排在热门第二的位置。这对于前两个礼拜才开始玩直播的他而言,倍感激动。
林劲松告诉记者,“三五分钟之美食天团”是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热爱美食的小伙伴一起做的美食直播,各种美食情报、探店、下厨等,都会在平台上和粉丝们分享。对他们而言,玩直播纯粹是兴趣,希望把更多美食分享给大家,目前还处于非盈利模式。由此可见,“网红”的崛起,已经从单个的特例变成一个群体事件,个人IP的价值得以指数化提升和显现。
应冷静运用直播营销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新的媒介有着吸引广告主的核心优势:用户年轻化、平台新鲜、和用户的互动性高,能让品牌、营销、用户、交易和社区连贯起来。
作为一种新工具,直播具有场景即时性、感官移情性和互动参与性等优势,能为企业内容营销注入活力。匹克体育CEO许志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匹克引入‘网红+直播’进入体育界的主流媒体,把更精准信息传递给消费层,突破时空局限,更快触达目标人群,更精准握营销沸点,紧密形成一个体育互动内容营销直播模式。”
在福建好彩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副总监尹建云看来,直播能够借助明星带来的人气资源、前沿活动现场笼聚粉丝,通过内容运营和产品设计,实现流量闭环,“在直播平台上,企业可以建设形象并与粉丝实时沟通,第一时间了解消费者的想法,得到反馈,并且借助平台的机制迅速变现,其他传播宣传渠道不具备如此通畅迅速的信息变现途径。”
不过,在网红、直播发热的当下,营销专家仍持冷静态度。佰润品牌文化机构负责人柳家俊表示:“目前泉企通过直播、网红来营销都还处于尝试阶段,应用的企业还相对较少,至于成效如何,暂时还不能下定论。”
同样持保守观点的还有华侨大学营销系教授胡劲,他将自己的看法总结为十个字:“积极的认可,谨慎的关注”。他告诉记者:“互联网的进步,直播这种营销模式的创新,能够更好地让消费者了解商品。但一个技术的创新不足以改变整体,直播仅仅只是企业营销的一个手段,不足以改变本质,最主要还是看企业和产品的综合实力。”
在胡劲看来,直播平台、网红效应能够给用户带来新鲜感,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但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不具有可持续性。他建议:“如果要把网红效应、直播效应转化成商品营销能力,那么需要网红在内容、手段等方面推陈出新,传播正能量,具有引导潮流的综合素质。同时直播营销也具有边际效应,影响力会逐渐递减,因此企业必须结合自己价值观、产品条件及各项诉求,剖析直播平台与自身受众的相符程度,保持冷静思考,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营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