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端午节民俗盘点 泉州人过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图)

2016-06-07 18:33 来源:闽南网 0
在闽南泉州过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外,还保留着一些独具闽南特色的民俗活动。泉州过端午节习俗有三类。

8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的由来:

  包粽子纪念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历经岁月沧桑后,如今的端午节,已成为一个表达人民爱国情怀,缅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独特节日。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怀王重用的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这一切受到楚国贵族的嫉恨,他们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屈原遭谗去职,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眼看国破家亡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这样可以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植物叶子包饭,外缠彩丝,是为粽子。

  据《续齐谐记》载:(五月)五日以竹筒贮米、设水祭屈原。又传汉代长沙人欧回,因梦见三阁大夫屈原称:祭物为蛟龙所窃,请以蒲叶包裹以五色丝缠之,则蛟龙畏。不管传说如何,以米粽投江祭屈原之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屈原对于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刚正不阿、洁身自好,正是今人需要的品德;坚定信仰、毫不动摇,正是今人应有的品格;忧国忧民、家国情怀,正是今人亟待的担当。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2016年泉州高考首日 全市各考点秩序良好(图)
下一条:泉州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未来6小时有短时强降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