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端午节民俗盘点 泉州人过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图)
2016-06-07 18:33 来源:闽南网
0
在闽南泉州过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外,还保留着一些独具闽南特色的民俗活动。泉州过端午节习俗有三类。
煎堆补天
泉州肉粽
泉州端午节美食
二是吃碱粽子、发糕等传统美食。今年高考过后正逢端午节,泉州街头早有商贩销售粽子,据说吃粽子有祝福高中之意,这项美食因此更受人们喜欢。
烧肉粽,是泉州美食的代表,最具汉族特色的闽南风味小吃。端午节时泉州家家户户备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唐·《开元遗事》云:“宫中端午造粉团、角黍贮盘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由此知唐之前即有角黍(粽)。
泉州小吃烧肉粽的馅料有红烧肉、香菇、虾干、干贝、板栗、花生、莲子、卤蛋等。煮好的肉粽,拨开棕衣,香气扑鼻,色泽闪亮,香味扑鼻,油润不腻。
不过,对游历在外的泉州人来说,自家包的粽子才是最美味。
吃煎堆,堆即麦粉(或米粉,地瓜粉均可),以及其他配料调成糊状粉团,下油锅煎成一片一片的圆形软饼;有甜堆(配料用红糖)和咸堆(配料用绿豆芽、韭菜和小白虾或海蠔煎)两种。《泉州府志·卷20·风俗》:“端阳……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谓之堆。”
关于煎堆补天还有一个传说:民间传说是远古女娲补天时遗漏了一条缝,天空“漏了”所致,应设法予以弥补。因此,到了“五月节”这天,泉州人家家户户煎堆,用以敬奉神灵,目的是为了堵住裂缝的天。这反映了人们害怕久雨成灾,期盼农作物过夏有个好收成的心理。
此外,端节饮雄黄酒可消毒杀菌,由于雄黄有腐蚀之力,所以一定要经医生指示,并遵古法泡制的雄黄酒才能喝。
据《泉州府志》:“端阳……饮雄黄酒,且噀于房角及床下,云去五毒,小儿则擦其鼻。”其可能为《荆楚岁时记》“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的滥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