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五一小长假 泉州旅游收割“春晚效应”红利(图)

2016-05-03 08:09 来源:泉州晚报 0

相关新闻:德化美食节拼厨艺 气球上切黄瓜

厨师在气球上切黄瓜比拼厨艺

厨师在气球上切黄瓜比拼厨艺(黄谷莹/摄)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 (记者 颜雅婷 通讯员 王双季)美食节上拼厨艺,还拼气球上切黄瓜。4月30日,为期2天的“原味德化·首届石鼓美食节”在以乡土菜闻名的德化县石鼓村拉开序幕,当天上午就吸引了千余名食客前来品尝美食。

  米粉肉、赤水煎粿、糯米肠、过饥草汤……当天上午,石鼓美食街上人头攒动,厨师们比拼厨艺,食客们享受美食。据悉,本届美食节设有德化美食工艺展示、乡土名菜展示、农特产品展销、现场展演、乡土菜展示及特色小吃展销等活动内容。

  其中,石鼓美食街“招牌菜”认定是本次美食节的重头戏之一。现场由石鼓美食街的餐饮企业分别烹饪至少两道特色菜品参赛。随后,烹饪协会评委对各道菜品进行味感、质感、观感、营养卫生等方面的评定筛选,最终为每家餐馆当场认定了一道“招牌菜”。

  在美食工艺展示区,食客们不仅可以大快朵颐,还可现场观摩糯米糍、蒸粿、煎粿的制作工艺,大家纷纷摩拳擦掌,排队体验亲自动手制作美食的乐趣。现场,由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烹饪班学生展示的“气球上切黄瓜”、“象形拼盘”的厨艺技能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围观、互动。

  “美食可以带动旅游,旅游不能没有美食。”德化县旅游局局长颜如春说,随着德化旅游业的发展,地方特色乡土菜、风味小吃越来越凸显出它的独特魅力。此次举办美食节,不但要让更多人知道德化的特色美食,而且要让游客知道去哪里吃德化美食,以此助推德化旅游经济不断发展。

相关新闻:假期逢勤佛日 西街游人如织

  泉州网-泉州晚报讯 (记者 黄雅珊)昨日是西街试水步行街的第三天,也是西街每月一次的勤佛日。据现场维持秩序的交警介绍,恰逢“五一”假期,相比平时的勤佛日,人流量骤增。为方便市民赶集购物,钟楼至新华路的西街段仅禁止机动车通行。不少到西街游览的游客感叹:“这里竟然还留有赶集的民俗,太有意思了。”

  在西街肃清门广场,这里人山人海,精彩的民俗表演、喷香的泉州美食、精致的传统手艺,游客们饶有兴趣,边逛边吃……这是由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泉州市文广新局和泉州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16年5月第二届“风生水起 薪火相传”西街美好生活文化月活动。泉州数十家美食店、创意旅游纪念品店、手工体验店等在这里摆摊设市形成独具特色的“七番市”露天众创空间,现场游客如织。

  在西街主道上,同样人山人海,两侧店面门口都摆着摊位,有卖糕点的,有卖金纸的,有卖衣服的,有卖蔬菜的,有卖瓜果的……每月农历廿六,开元寺都会举行“勤佛”仪式,它是开元寺最负盛名的佛教活动之一,在佛教中亦是法会的一种。从凌晨开始,西街香客如潮,这样的热闹延续了多少年,现在几乎没人说得清。每月这一天,黎明时分开始,数以百计的善男信女涌入开元寺,寺内人头攒动,上至90岁老人,下至3岁小孩,还有不少从外地赶来的信众。西街庙会,正是依托开元寺的“勤佛日”自发形成的,小摊小贩半夜就会来“抢”位置。

  从福州来泉州游玩的小陈带着女友穿梭在人群中,特别兴奋。他说,他没买多少东西,但是看到西街还留有这样的民俗,行走其中很奇妙。“主道上是传统的庙会,小广场有现代的文创庙会,泉州的文化确实赞。”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五一期间泉州高速昨迎返程高峰 交警多举措助市民出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