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首批20名志愿者五一讲述西街 有声有色广获点赞

2016-05-03 07:51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5月3日讯 坐标:泉州西街;时间:2016年五一。上班第一天,我们聊聊假期最火的橘红小马甲吧?

  橘红小马甲是一群文化志愿者,总数是20人,来自于泉州市文联、中共鲤城区委宣传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泉州市分公司、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联合推出的“古城记忆·西街游”活动。

最小志愿者小馨月成了五一西街最火的人

最小志愿者小馨月成了五一西街最火的人

  这个小长假,我们的文化志愿者,成了人潮拥挤中最有人情味、最具实用性的那抹橘红色。

  他们最小9岁,平均年龄35岁,有高校在校生、公务员、汽修工、西餐厅店长,还有自主创业的企业老板。这些年轻、朝气的志愿者,首次作为古城文化推广使者,在各个角落,讲述西街的文化底蕴。

  “古城文化·西街游”在西街共设两个“古城文化志愿者服务驿站”,分别在开元寺门口和肃清门广场。西街大拾堂特别提供了几百份的“寻泉记”手绘刺桐城,在两个驿站颇受欢迎。

  “古城文化志愿者对泉州的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加分作用,弥补了语音导游缺少的人与人直接的沟通,让人看到了一个热情、文化和有沉淀的泉州。”泉州市旅游局局长张锡坤点赞道。

  所以,在文字和新闻报道写不尽的付出里,我们想再次向这些志愿者道声谢!

  黄强、黄文波、陈杰、许晓玲、许迎迎、果农先生啊斌、李慧玲、许姝姝、候宇航、郑辉腾、姚格玲、黄钰玲、许馨月、刘云鑫、谭晓航、洪志华、蔡美美、郑宇恒、王爷、曾书凡。

  请为他们点赞!

李慧玲讲解很全面受追捧

李慧玲讲解很全面受追捧

  最小最萌——9岁小馨月

  从小跟着外婆,特喜欢讲故事

  这个五一,9岁的小馨月火了。

  她是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此前参加过本报组织的“海丝小导游”活动,未达10周岁的门槛,因为面试时的出色表现被破格录取。

  其实,小馨月之前没有接触过西街和开元寺,她的专长是讲清源山,为了本次志愿者活动,她做足了功课。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到她的外婆。

  小馨月出生后25天,就由退休的外婆一手带到大。小馨月上幼儿园后,外婆便带着她参加各种活动,“不去上那些培训班、兴趣班,我觉得带她多见识更重要”。外婆发现小馨月喜欢模仿老师讲课的样子,喜欢讲故事,于是尝试带她游玩泉州的名胜古迹,“以前对着这些古迹,我也不懂,我就去查资料,把资料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历史故事,边玩边讲给小馨月听,没想到我讲过一遍的东西,她很快就记住了”。

  这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外婆同样为小馨月准备了开元寺的资料,在五一前就到开元寺熟悉场地。小馨月志愿服务时间是5月1日上午,可在4月30日,她就提前赶到开元寺,跟着大志愿者学习了一天。

  5月1日上午,小馨月戴上奶奶专门为她准备的扩音器,穿上“古城文化志愿者”的马甲,一站到开元寺山门口,立即吸引不少游客。听说她要免费带大家游开元寺,大家无不赞叹,身边靠拢的游客越来越多。

黄强储备的街巷故事丰富又有趣

黄强储备的街巷故事丰富又有趣

  她讲的开元寺,文化里添了俏皮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大家来看这副对联,这是宋代朱熹眼中的泉州印象,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吗?”相比普通导游的开场,小馨月多了几分俏皮。

  “朱熹当年来闽南做官,在大街上听到大家讲闽南语,一开始,他听不懂闽南语,但发现大家口中时不时蹦出佛书里的用语,他顿时觉得佛法在泉州普及深广,已不自觉间融入老百姓的生活用语中,所以有了这样的感慨。其实是闽南语中确实有不少用语和佛书里的用语发音接近。”

  小馨月的发挥不止如此,“大家再看看,这对联的字体有什么不一样?这些字体瘦瘦的,弘一法师也是瘦瘦的,字如其人”。说到弘一法师的字体,小馨月还说,“有人认为它的每一个笔画都很圆润,和蚕宝宝长得很像,而大师出家前,书法的每一笔都像带刀带枪一样尖锐,字体的变化,体现了大师心境的变化”。

  在大雄宝殿前广场,游客们围成了一个大半圆,不时竖起大拇指。仅仅是一副对联的讲解,就让小馨月赢得一片掌声。在她的强项——古船陈列馆讲解水密隔仓造船技艺,她头头是道的讲解,圈粉的现场就不难想象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泉州今起三天天气雨水任性 雨后气温将逐渐上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