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两岸记忆守望乡愁:艋舺龙山寺 四方柱里有故土

2015-12-16 08:08 来源:闽南网 0
说起两岸记忆,说起守望乡愁,我们的开始,从“龙山寺”说起。

台北艋舺龙山寺

台北艋舺龙山寺

  只有一根龙柱的鹿港龙山寺

  据介绍,清初时的闽南移民多从泉州出海,安海龙山寺的香火便随移民来到台湾,它成为泉州移民的群居地,因此在台湾的寺名也都取名龙山寺。如今,台湾的龙山寺共有5座,分别位于台北艋舺、淡水、台南、凤山及鹿港。

  其中,鹿港的龙山寺建设得最早,和安海龙山寺几乎是孪生兄弟。鹿港龙山寺工作人员介绍,清顺治十年(1653年),龙山寺僧人肇善塑了一尊观音像,想到普陀山朝圣,不料船在海上遇风失控,漂至台湾鹿港,于是就地草创鹿港龙山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肇善率领百余名僧俗弟子,回安海龙山寺谒祖进香,恭迎观音像分灵鹿港。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鹿港龙山寺扩建,整座庙宇的布局和建筑工样,完全仿效安海龙山寺,并由闽南工匠负责施工,直接从晋江运去杉木和红砖。唯一不同的是,安海龙山寺的主殿是一对雕工精美的龙柱,而鹿港龙山寺只有一根龙柱。因为柱子工艺要求高,泉州工匠雕了一根以后就过世了,以至于另一根未能完成。

  如今,两地的对接更加密切。上个月,晋江市佛教协会带领安海龙山寺等相关人士,前往台湾5座龙山寺逐一回访,期待龙山寺成为两地宗教交流的窗口。

  老泉州老漳州记得大溪神将吗

  位于艋舺龙山寺附近的青山宫,建于清咸丰四年,供奉灵安尊王(俗称青山王),由泉州惠安人奉请来台。青山宫工作人员小叶说,去年2月,他们还与惠安的青山宫,通过使用无线电、卫星视频连线及微信平台,来了一场“高科技空中祭典”,让两地信众在空中共祭“青山王”,成为去年元宵节最别开生面的“两岸团圆盛会”。

  两地的村长、里长还互相交流,不但签署了两岸同名村的合作意向书,台北青山里里长李昭成还带队在惠安青山宫的后山种了一片友谊林。目前,在台湾主祀青山王的宫庙就有200多处。

  事实上,这样的宗教交流,年轻人也在发力。上周六,一场特殊的活动在台北西门町西门红楼举办。台湾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的学生们在这里开展“大溪神将文化”的文创宣传活动。现场负责人、元智大学大三学生陈冠韶说,这一活动源于在桃园市大溪镇土生土长的一名女大学生。有感于大溪镇的神将文化被年轻人遗忘,在她的提议下,该系60名学生组成调查团,先后两年在大溪镇调研,亲身体验传统神将文化,并利用网络做营销宣传,设计“大溪神将文化”文创周边商品,通过举办宣传活动,让更多人看见大溪神将的文化。

  今年暑假,元智大学和华侨大学达成协议,华侨大学派出一批学生赴台参与大溪神将青年文化工作队活动。他介绍,这些神将最早就是从泉州和漳州传过去的,希望两岸学子合作,让神将文化能够再延续下去。

海都驻台记者 陈丽娟 连线台北

海都驻台记者 陈丽娟 连线台北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凯德广场分赛场晋级名单出炉 前20名决战泉州总决赛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