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坚守百年制鼓技艺 承父遗志盼鼓声不息
④箍鼓架没有用到钉子,弧度计算精准,几十片木片便可做到密不透风。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性文艺活动越来越活跃,许多村里都有了南音、大鼓吹等文艺演出队伍,很多古厝,也都有鼓乐家伙什。民间民俗活动的增加,直接带来了更多买鼓的人。2000年开始,他专心做鼓,如今,他一年可以销出大小上百个的鼓。
“我做鼓46年了,到现在为止,做过的鼓中,坏掉的很少,除非少数保管方式出问题,受潮之后马上用火烤干,导致有些带伤的牛皮收缩、开裂;正常使用,还没听说坏掉的。”尤建成对自己的手艺信心十足。那么,高质量的尤家鼓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我们跟着老尤的巧手一起去看看。
⑤将绷紧的鼓面蒙到骨架上
固守手工 质量过硬
鼓的好坏,起决定因素是牛皮。牛皮的好坏、厚薄决定了鼓的质量。牛皮要选老牛皮,老的牛皮才经久耐用。从屠户手中接过牛皮后,要先用开水烫过,将毛褪干净,然后晒干备用。天气好的话,一两天就可以晒干,否则需要两三天。
接着是搭鼓架,他一般找人买废旧的木头,因为年代久远的木头能保留下来,说明材质不错,几乎不再有水分,不存在缩水的问题。通过刨、锯等木工手艺,根据客人所定制的鼓的大小,他先折算出鼓的周长和直径,然后旧木头依据这些数据被裁成一块块弧形的木片。将木片围成圈,用竹篾条箍紧,这就是鼓架了。
⑥用钉子将牛皮固定
接下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将牛皮蒙在鼓架上。浸泡24小时的牛皮,先用刨刀将里层的一些杂质刨掉,剩下最稳定的头层皮。然后在牛皮上钉一些孔,用绳子串起来,固定在鼓上,这个步骤要借助一些力学的原理,原先老祖先用的是削过的木锥子,如今,老尤与时代接轨,添置了一个类似千斤顶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将牛皮绷紧。
牛皮与鼓架之间要严密结合,松紧适当。这一关是考验一个师傅技艺是否过硬的标准——用鼓槌敲打鼓面,分贝多少,鼓面是否严实,敲久了会不会松弛。按照老传统,尤家鼓的分贝在110左右。一面鼓能不能成,在这里就可以判断了。老尤凭几十年的经验,一敲一听就知道分寸到了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