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海丝艺术公园魅力初现 帆影初展迎蔚蓝梦想(图)

2015-11-03 09:19 来源:东南早报 0

专家学者盛赞—— 魅力文都:古有开元东西塔 今有海丝艺术园

  

“帆影” (效果图)

  

海丝艺术公园内的组雕群中的飞天形象

  第14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在即,在百崎湖畔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内,已能感受浓浓的亚洲风情和泉州味道。近日,领导嘉宾、专家学者齐聚海丝艺术公园,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由衷赞叹“魅力文都,古有开元东西塔,今有海丝艺术园”。今天,就让我们听专家说说这个公园为什么这么美。

    帆影:“蔚蓝的梦想”正展开

  走进公园的南入口,第一眼看到的除了“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几个石雕大字,还有不远处立在水中央的“帆影”主雕。

  “帆影”雕塑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主体为钢结构,造型由两片帆组成,自底座向上高35米,最宽部分33米,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中心轴线上。与普通船帆不同,“帆影”的帆叶以凹凸的造型,营造出实体造型和“虚空间”的结合,粼粼波光倒影之下,恍如水波,如梦如幻。

  据介绍,“帆影”寓意着“海丝梦”,展开“蔚蓝的梦想”。雕塑用现代的手法,用实体材料做出虚幻影子的造型,来诠释人类对海洋的梦想。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研究员赵国明介绍,整个帆影坐落在水中央,倒映在水里也是有波纹的,所以是“海天一色”。

“绿房子”外部以植物覆盖,将随四季变化。

    绿房子:走进去 探索无限可能

  园中,一座被称作“山园”的建筑十分特殊。它是由一个个方方正正的矩形,错落有致地组合而成,建筑外部披上满是“口袋”的军大衣,而有些“口袋”里已经种上了绿色植物。

    顺应闽南气候特色 融入泉州茶饮文化

  “山园”的设计者,当代著名建筑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朱锫介绍,“山园”的设计概念确实融入了中国园林假山的概念,但并不是机械的重复假山的形式,而是着意捕捉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体验。“这将是一座绿意盎然的创意生活场所,在建筑物外部,我们用绿色植物代替岩石掇山,使其更贴近自然,游人能在这里体验到自然之美。”

  “我们知道,泉州的许多古民居虽然没有空调,但也十分凉爽舒适,因为自然风能吹拂其间,而且泉州雨水丰富,植物涨势良好,人们能不时流连于树阴之下。设计‘山园’时,我们也希望这个建筑能像闽南建筑一样,为人们提供大量遮雨避阳的场所。虽然这个建筑并没有用到具象的闽南建筑的特点,但整体符合泉州的自然气候特点。” 朱锫说。

  不仅如此,朱锫介绍,设计时他还将独具闽南特色的饮茶融入其中,将开放的平面延伸室内空间到室外,使人们在半开放的空间中饮茶、交谈,让这座建筑更具生活气息。

    遗弃旧物略加改造 存在无限的可能性

  中国人讲究“无用之用”,朱锫介绍,“山园”也融入了这一哲学思想。“这一设计基于一个被遗弃的混凝土框架,顺势而为,对其进行扩展和延伸,从而塑造了独特的空间艺术体验场所。我们想通过这一设计告诉城市,不要动不动就拆,而是运用积累和资源,加以改造,重新赋予旧物以新的内涵。”

  在宋代,泉州是国际交往的重镇,中国的思想、物产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其中包括了非常重要的中国人对自然、对建筑的态度。朱锫表示,希望这个建筑能秉承这一想法,所以它不单单是一个地域性的建筑,而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建筑。“就如过去中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传播中国文化一样,这个建筑也能向世界表达:今天的中国不仅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还能很好地跟世界交往。” 朱锫说。

  “惊喜和意想不到是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设计‘山园’的理想状态是让人走进去,可以探索无限的可能。未来、绿色、闽南文化特点、创意在这里交织,而且它永远是开放、发展的,因为建筑物上的绿色植物随着四季的繁荣衰败将赋予它艺术般的生命力。” 朱锫说,“山园”似建筑似装饰,似山似林,似景似物,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灵魂。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高速两隧道抓拍变道 三个月罚单近万张(图)
下一条:因为“多汇了份子钱”“多吃了几个鸡蛋” 夫妻情感失了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