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栽桃李 教育世家遵母训

鲤城微事   2019-06-25 17:50

  一张简易的桌子、一块移动的黑板、几盒粉笔、两块黑板擦……从学校退休两年后,62岁的吴伟明还是放不下教书育人的心,又重新拿起粉笔,回到了讲台上,只是课堂从学校教室搬到了社区里,面对的也不再是中学生,而是社区里即将从小学升学进入初中的孩子们。和在学校教书不同的还有,他是完全义务免费教学。

  “我只是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这没什么可写的。”当社区工作人员帮记者联系吴伟明时,他在电话里连连推辞。后来,记者又打了几通电话,抵不住热情的他才答应跟记者谈谈他正在进行的“义务”教育事业。

  退休校长闲不住,社区开堂授英语

  “d-o-o-r,door。”

  “再来一遍。”

  6月17日上午,鲤城区浮桥街道东边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传出朗朗读书声。吴伟明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来回划动,十多个孩子正在认真听着小升初英语衔接课。吴伟明曾是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副校长,曾担任过英语学科老师,并于2017年11月从该校退休。

  “现在外面的补习班都比较贵,而且大都在市区,小孩子如果去补习的话还要家长接送,比较不方便。”看到这样的现象,又担心社区里的孩子英语基础薄弱,到了初中跟不上教学进度,6月10日上午,吴伟明便找到了东边社区的书记和主任,和他们共同商讨在社区组建一个“小升初英语衔接班”。

  “这是好事,我们应该支持。”几个人商议后一拍即合,决定将教学地点设在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并置办一张桌子、一块黑板、几盒粉笔,等到社区里六年级的孩子毕业后,这个社区里的“小课堂”于6月17日正式开课。

  “目前,教的主要是一些音标和拼法,先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吴伟明介绍,按照教学进度,辅导班将开办半个月左右。他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今后每年都会在社区免费开设小升初英语衔接班。除了自己有一颗教书育人的心外,吴伟明心中的那份善,还来自于他的母亲。

  教育世家传师道,三代十人育桃李

  “我的母亲也曾是位老师,她年轻的时候有在菲律宾教过书。”采访中,吴伟明谈起了他的父母。原来,吴伟明的母亲叫陈文珠,父亲叫吴记碧,他们从小在菲律宾长大,新中国成立后,两位老人便一道回到泉州。后来,陈文珠便在村里的幼儿园任教。

  “本来家境就不宽裕,我们兄弟姐妹又多,生活上就更为困苦。”吴伟明介绍,父母共养育了7个孩子,虽然他们两人都有一份工作,可工资并不高,家庭经济很是拮据。“母亲希望我们能像她那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但要当教师没知识可不行,尽管经济存在困难,吴伟明的父母还是咬咬牙克服困难,坚持让孩子们多读书,保证让孩子们完成学业。

  吴伟明回忆道,印象中的母亲较为严格,他们家的孩子放学后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放下书包就跑到外面去玩,一定要等到作业完成后,才可以出门玩耍。在母亲的严格教导下,吴伟明一家的“教育世家”蓝图慢慢展开。“大哥和二哥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没能够当上教师。”吴伟明告诉记者,自己和三哥吴伟筑则较为幸运,都如愿当上了教师。后来大哥吴伟智结婚,大嫂也是一名教师。

  不忘母亲的谆谆教诲,现如今吴伟明家族中的教师越来越多。大哥吴伟智的儿子现在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教书,女儿则在泉州市第七中学任教;二哥吴伟念的两个女儿,一个在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教书,一个在福建船政交通学院任教;三哥吴伟筑的女儿也在泉州市第六中学任教。

  提到家族中有这么多教师时,吴伟明说这全部都得益于母亲的教诲。“母亲常说,选择教师这条路,要耐得住清贫,更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黑板前的学生。”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