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古厝藏闹市 范志神粬传百年

鲤城微事   2018-07-16 11:13

  古巷风情,名人故居,是今天的人们最直观感受古泉州历史风貌的载体。泉州的名人故居往往深藏在历史古巷中,二者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位于桂坛巷的老范志大厝则被称为泉州古民居之冠。

  作为泉州“城市双修”之“七个一工程”中的一“厝”,老范志大厝——这座低调藏于闹市中心的百年老厝,再度进入了市民朋友的眼界。

  藏于闹市中心的名医古厝

  夏日清晨,老范志大厝悠闲安然。走过狭长的巷弄,古厝墙壁上红砖、瓦砾、石材交错堆叠,这便是有名的出砖入石。除了出砖入石尤为显眼,老范志古厝不仅规模大,而且设计精巧。整座大厝分别由三座五进三开间的大庭院组成,格局几乎完全相同。各院落之间,以防火墙相隔;大庭院两侧还有护厝两排,富有层次。

  老范志大厝是名医吴亦飞的古宅地,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吴氏后人大多居住在此。讲起祖辈吴亦飞的创业故事,今年57岁的吴志培脸上写满了骄傲,他是吴亦飞的第九代直系后裔。

  吴亦飞,字毓振,乾隆年间晋江人,那时,恶霸势力较多,一旦请大夫就要立刻登门诊视,稍有延迟,便会吃亏。本是教书先生兼学医术的吴亦飞正是遭遇此恶劣环境而难以谋生,于是从晋江霞梧迁入泉州城内,后索性弃文就医,在北门通天宫口开了一间药店,取名为“承志”。

  因为吴亦飞医术精湛、乐善好施,“承志”药店总是门庭若市,很多人一生病都爱来找他看病。后来药店扩大规模迁到桂坛巷开店,店名改为“范志”,取意于范仲淹名言“不为贤相,当为良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

  驰名海内外的“范志神粬”

  说起“范志”店的“范志神粬”,对于老泉州人而言并不陌生。

  吴亦飞平日喜阅方书,深谙药性,喜欢尝试、调剂各种方药。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他按照“汤头歌诀”便方,用荆芥、防风、广霍香等52种中草药研制新方,经过3次发酵、3次晒干,再文火烘烤,贮藏120天,直到散发清香气味,最终成药,名为“范志神粬”。

  相传,乾隆二十二年,泉州打锡巷考棚来了个京城考官,因水土不服而生病,为看病请遍了泉州城出名的医生,却都医不好,后来经人推荐,吃了“范志神粬”即刻见好。这考官认定“范志神粬”是个好东西,将它带上京城。有一次遇皇后得病,太医医不好,考官便进献“范志神粬”,果然药到病除,皇上大喜,赐范志店一块“恩褒奖凭”的红彩,“范志神粬”由此天下出名。

  传说自然有杜撰成分,但是“范志神粬”的功效却是被医药界公认的。清光绪二年(公元1910年),老范志神粬参加南洋勤业展览会获金奖;1918年参加吕宋嘉年华博览会被评为“世界有效良药”。也正因为“范志神粬”的驰名和畅销,吴亦飞也因此成为巨富,遂营建大厝。

  古厝保护修缮牵动各方

  “房屋近百间!”吴志培介绍说,大厝东西向63米,南北向105米,原有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但由于建筑师傅讹传,人称范志大厝99间。如今,这里仍住着吴家后代100多人,在吴志培的记忆里,古厝前曾经有巨大的石埕作晾晒神粬的场地,还建有楼阁亭榭、假山翠石、花圃鱼池,厝内还有唱南音等休闲娱乐场所,如今皆不复存在。

  “我母亲现在还很喜欢住在这里,所以我每年都要修缮下这老房子。”对于这座生活多年的古厝,吴志培充满感情,“这里还有很多我们的亲戚,大家都和睦团结,有什么需要的会互相帮忙。要是遇上下雨天,谁晒在天井的衣服忘记收了,其他人就会帮忙。”每逢清明节的时候,这里的居民还会自发地凑在一起包润饼菜,邻里之间十分和睦融洽。

  “我希望以后我的孩子晚年从外地回来后,古厝还在,还可以到这古大厝看看,找一找当初儿时的记忆与故乡的情怀。”吴志培满脸愁苦,大厝历经风雨,白蚁滋生、横梁断裂等问题不断,让人担心大厝是否能保留下来,又能保留多久?

  保护老范志大厝,这不仅是吴家所有后人的心愿,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随着“城市双修”的稳步推进,老范志大厝修缮项目已正式启动。通过抢救性修缮行动,让这座泉州古居民之冠焕发新活力,为鲤城留住一道靓丽风景线。(来源:泉州晚报、泉州网、泉州文史资料)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