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霞巷内壶协轩 打制南嗳老字号

鲤城微事   2018-07-09 09:56

  南嗳(音同“哎”),又称嗳仔、嗳玉,是一种中音唢呐,是南音乐队组合“下四管”中的乐器之一,有别于其他唢呐声音的高亢嘹亮,南嗳的声音柔美婉约。奎霞巷长不过300米左右,在巷头有一家铺子名叫壶协轩,世代传承制作南嗳的手工艺。

  “壶协轩”大门旁墙壁上挂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南嗳制作铺”的牌匾,诉说着制嗳家族三代人的故事,以及“壶协轩”这一百年老字号的荣光。炎炎夏日的午后,一楼老旧的祖厅里,在一面摆满嗳嘴的旧木橱前,主人李国庆娓娓而谈,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坚守和低调徐徐展开。

  百年老字号,制嗳不吹嗳

  “壶协轩”可以算得上泉州的百年老字号,但是这个世传的制嗳(唢呐)家族,大概只有对南音有所了解的的人才会知道。“壶协轩”名字的由来,与茶有关,与友有关,与文化有关。“就是泡壶好茶,请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这里聊天、切磋技艺。有文化的地方不是常常叫做什么‘轩’呀,‘斋’呀之类的,就是这个意思。”李国庆的解释很简单,“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了。”

  今年67岁的李国庆是“壶协轩”的第三代传人,制嗳已有50多年,他的制嗳情缘始于他的爷爷那一辈。“爷爷最初玩的是北管,中年以后组了南音乐队,他是乐师同时也自己制嗳。”李国庆说,那时,泉州城里街头巷尾都流淌着袅袅南音,爷爷制嗳和吹嗳的技艺皆十分了得,然而一次对话,使爷爷从此不再吹嗳,转而一心一意制嗳。

  “有人说,南嗳吹得好是因为嗳好而非吹得好,因此爷爷嘱咐我们,从此只制作不吹奏!”李国庆说。

  李国庆的父亲李松烟,是壶协轩的第二代传承人,也是泉州有名的制嗳大师。李松烟打制的南嗳曾风靡泉州,甚至流行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上世纪90年代初,许多台湾同胞到泉州旅游,一定要带回的物件之一便是“壶协轩”的南嗳。前来购买的台湾同胞们说,虽然他们不全都会吹南嗳,但是不带回一把,就好似没到过泉州一样,“老华侨和台湾同胞们把壶协轩的南嗳,当成精美的工艺品和故土情结的寄托……”

  精心打磨,秉持工匠精神

  1967年,16岁的李国庆从做五金零件转而开始学制南嗳;1969年,因为上山下乡,李国庆只能业余时间帮父亲做些南嗳木杆;1992年,李国庆离开工厂,真正开启了制嗳人生……虽然前半生的年岁里,他未能完全投入制嗳的事业里,但从小的耳濡目染和父亲的耳提面命,使他始终秉持高质量高水准的工匠精神。

  关于南嗳,外行人看不出什么门道,但在业内提起“壶协轩”,那可是大名鼎鼎。李国庆回忆,父亲十分注重南嗳的质量,从选材料到比尺寸再到一步步打磨,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力求严谨完美,一把南嗳常常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有时候受到天气影响,所需的时间还要更久,漫长的制嗳时间会消磨人的心。“年轻时跟着父亲学习制嗳,一开始兴致极高,但慢慢地,耐心逐渐消逝,打制出来的南嗳往往需要重做。”有时候,只因一个零件衔接不当,便会被要求重新修改,不够完美的南嗳决不允许跟顾客见面,这是父亲始终坚持的原则。

  “壶协轩”南嗳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打制,连制作南嗳的工具也是李国庆自己打造的。“打制南嗳耗时耗力。南嗳的零件多,哨片、哨子、唢呐嘴、杆等,每一个零件都需要手工制作。”为了保证每一把南嗳的质量,壶协轩不批发也不订制,来的人要是看上了就买走。

  “爷爷在世的时候,‘壶协轩’有过订制。但是有一次,顾客订制的南嗳制成后,发现其中一把南嗳的木管有虫蛀的痕迹,爷爷当即重做。为了能在约定日期完成订单,日夜赶制,虽然按时完成了高质量的南嗳,爷爷却因为太过劳累,吐血住院。”李国庆回忆。从此以后,“壶协轩”不订制便成了规矩。

  时光推移,李国庆年纪渐大,越来越力不从心的状态,让他逐渐减少南嗳的打制。李国庆利用闲暇时间打制的南嗳被挂在“壶协轩”的木柜里,有客人来,看上了,便买走。

  虽然制嗳无法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孩子们也有各自的工作,但李国庆仍希望把手工艺传承下去。“送子千金,不如教子一技,所幸孩子们愿意学,能把祖传的手工艺传下去便好!”李国庆说,所有的手工艺都需要耐心,现在的孩子们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制作,但是每一次教学,他们都能接受。对李国庆而言,能够用这种方式将祖传的手工艺传承下去便好。(来源:泉州广播电视报、泉州网)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