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甲第书院“书法精品课” 首秀第一课由书法名家洪光辉担纲
闽南网5月19日讯 8岁的陈欣如拿起毛笔,仔细蘸上墨汁,颤巍巍地在描红本上写下第一笔。这是她第一次学习书法,小女孩特别认真,听着老师讲的写字要领,生怕漏掉一个字。上周六上午,海都甲第书院书法精品课开班,现场的孩子们体验了一次有意思的书法教学。
“中国人常说,字如其人。因为字是人的第二张面孔,它漂不漂亮,由你自己决定。”中国书协会员、泉州书协秘书长洪光辉,是海都甲第书院书法导师,他一开口,小朋友的耳朵都竖起来了。
学书法先画框
萌娃们从握笔姿势学起
“毛笔究竟要怎么握,跟拿铅笔一样吗?”不少孩子当天是第一次接触毛笔。还没开始上课,一些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甲第书院准备好的毛笔,好奇地瞧个不停。
“这笔的笔头是软的,怎么写啊!”有调皮的男孩子使劲一划拉,毛笔尖就整个儿软塌下去,立刻,宣纸上就留下一块拳头大小的黑色墨水印子。
还未开始正式练习,小家伙们脸上、胳膊上、衣服上,就已经沾上了斑斑点点的墨渍,让人哭笑不得。
甲第书院书法课小朋友们秀作品
“只要掌握正确的拿笔姿势,写出一手好字并不难。”一上课,洪老师就开始教孩子们“五指执笔法”,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执笔,站直挺胸,将笔竖起来。随后,让在场的孩子从画框开始学起,一个框分成4笔,由上往下,从左到右,“当线条直了,不会让人觉得抖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写横、折、撇、捺了”。
横竖、横竖、横竖……安静的教室里,墨汁的香味一点点弥漫开来。
“你看你拿笔姿势又错了,要记住,手心要空,就想象着捏个鸡蛋在里面。”走到小朋友陈雯涓旁边,洪老师耐心地进行纠正;看到江仁杰,洪老师又赶紧走过去,“你看你画的框,都歪歪斜斜的,首先你身体要正,身体歪了,写出来的字当然跟着歪”。
当天上午,洪老师对现场的每一位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示范,他告诉现场的家长和孩子:“写书法能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这对孩子来说,可是终身受益。”
横竖撇捺 父女齐上阵
陪读爸妈忍不住也“偷师”
课堂上,孩子们先听洪老师讲书法的起源,再观看洪老师的书法作品,随后自己动手在描红本上练习,许多孩子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体验。
“平常孩子喜欢玩游戏,老是捧着手机不放手。这样的课程非常有意义,孩子不仅能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练一手漂亮的字,很有范儿。”
一大早,陈先生特地带着女儿陈欣如和侄女陈雯涓从南安石井赶过来,他说,课程很有用,两个孩子都是一年级的学生,平时好动,可今天老师一句“写书法跟练武功一样,要先扎马步。基本功好了,啥厉害的功夫都能学好。”老师的话一下子把孩子“镇”住了。
9岁的黄悦铭写完字,准备拿回家做纪念。“一开始觉得很累,但老师说我一点就通,进步很大,所以想继续学。”小姑娘听完课告诉妈妈,接下去想学习,长大了要写一手漂亮的字。
12岁的李鑫玥则显得“老练”很多,只见她表情轻松,下笔从容。
她说:“书法是我的好朋友,学习书法让我结交了很多小伙伴,练字能够让我保持一份好的心情,今天很有收获!”
带着孩子来体验的家长,有不少人自己也想学。
现场,好几位家长在孩子写字的间隙,自己也练了起来。“描红本让我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激起了重新写字的兴趣。”江仁杰的妈妈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忙着用手机拍下自己的习作。
看到孩子和家长都那么认真和用心,洪老师很高兴,他说,书法,可以作为“学习压力的精神调节,达情适意”。其实,“学多学少都关系不大”,但一旦学了,“就要选择好的老师,好的字帖,走对路子,用正确的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甲第书院书法课小朋友们秀作品
书法精品课堂招生啦!
自从4月25日,泉州师院文传学院副院长杨秋生带着《漫谈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书法盛宴,开启海都甲第书院第一堂课。每个周末,甲第书院都有令人期盼的书法课,读者们纷纷来电咨询,希望海都甲第书院能推出长期课堂。
从上周开始,海都甲第书院联合书法名师们,一同开办书法精品课,名师们将为学生量身定做书法课程。我们的书法导师有:泉州师院文传学院副院长杨秋生、泉州书协秘书长洪光辉、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张聪明、晋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龚子猛、泉州市政协刺桐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史晓方,以及本报闽南版教育专刊部主任、海都书画社秘书长洪春锦等书法名师。他们都精于书法,不仅在泉州书法界驰名,而且在国内、省内书法界,也屡次获奖。
欢迎对书法有兴趣的读者,拨打95060或18965509982来报名,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教育专刊官方公众微信号“海都好学堂”(见右方二维码)。(海都记者 黄晓燕 林继学 夏鹏程 实习生 吕德灿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