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德化网 > 德化新闻 > 正文

《行走新丝路》走进德化 焕发新生重现瓷都辉煌

2014-09-01 16:28 来源:泉州晚报 0

人民网《行走新丝路》采访组走进德化,图为参观德化陶瓷博物馆。(陈志明摄)

  见证“海上陶瓷之路”的德化陶瓷博物馆、400多年薪火不断的月记窑、一大批传承创新陶瓷技艺的大师、世界各地文化元素集中展示的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

  近期,新华社“新丝路新思路”大型集成报道采访组、人民网《行走新丝路》采访组、CCTV4《城市1对1》摄制组、《商行天下》杂志采访组、《香港商报》海丝专版采访组、《今日中国》杂志等媒体纷纷聚焦德化,探寻这座千年古瓷都的海丝印迹,感受陶瓷文化在这里的根深叶茂和不断扩张的生长势头。

海丝之路也是陶瓷之路

  “走进这座二层框架结构仿古建筑,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瓷香。”《商行天下》记者在参观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时感叹,“德化陶瓷博物馆,这座坐落于戴云山脚下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就为展现千年瓷都德化风采而设。”

  德化,这座有着千年制瓷业基础的闽南小县城,却很早就把脚步迈向世界,把中华文明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原因只有两个字:瓷器。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在他的游记中这样盛赞德化的瓷器:“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陶瓷博物馆馆藏的5000多件德化窑陶瓷珍品,特别是南宋时期“南海一号”沉船、清代“泰兴号”沉船等打捞上来的众多瓷器,向我们明确地传达出,600年前,德化白瓷就开始征服世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以瓷为媒,漂洋过海,把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谱写出一部辉煌的陶瓷外销史。

  目前已发现的德化外销瓷开始于宋代。当时福建的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很发达,陶瓷大量运销海外。1932年冯和法在《中国瓷业之现状及其状况》一文中提到:“宋末,荷兰人从福建(主要应指泉州)贩运瓷器至欧洲,价值每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德化瓷在国内以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产生巨大影响,被欧洲一些国家的宫廷、贵族争相收藏,并引发了长达300年的欧洲仿制史,成为天下“独白”的世界官窑。

  “这也印证了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也是一条陶瓷之路。历经千年风霜,时至今日的瓷都德化古瓷依然瓷韵飘逸。”《今日中国》杂志记者孙超在德化采访时这样写道。千年不熄的窑火锻造了享誉世界的瓷都品牌,也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长达50多米的宋元古窑屈斗宫古窑址、有着300多年历史被誉为龙窑“活化石”的月记窑、见证过“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的陶瓷商贸集散地的大兴堡……那些传统的古窑炉、老商号,无不彰显着德化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德化民警真情感化在逃人员 一个月7人来自首
下一条:德化举行“百态观音·慈航普渡”全国巡回展即将起航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