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财政总收入破30亿元大关 争当“三大战略”排头兵
“改革创新攻坚计划”
促机制更活
改革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新一年,安溪将狠抓县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和2014年《重点领域改革方案》落实,从安溪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关键领域入手,特别是茶业发展体制改革、民营经济综合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条件比较成熟、能够立竿见影的改革,抓紧推进,集中攻坚。
同时,学深吃透和准确把握各级出台的改革措施和配套政策,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接沟通,力争获得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支持,确保能有一些改革措施在安溪率先实施,发挥政策最大效应。此外,抓住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制约发展的难点问题,勇于先行先试,尽快取得实效,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好调动群众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宜居城乡建设计划”
促环境更优
生态宜居的城镇才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新的一年里,安溪将抓紧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同步推进各项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强化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健全完善停车场、农贸市场、地下管网等配套设施,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娱乐、金融商贸等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利用好现有的山体和水系,充分挖掘茶乡独特的文化内涵,注重历史文脉和现代元素相结合,为居民留住山水,留住记忆。坚持产城并举、产城联动、产城融合,积极稳妥推进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培育发展城市化工业,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城管综合改革,探索“大城管”模式,整合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化城管,深入开展“两违”专项整治,规范城乡建设行为,加强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综合治理,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水平,营造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优化进城人员的创业就业服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探索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统筹抓好保障性住房、子女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工作,让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六大工程”,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官桥龙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二期示范工程和造林绿化、水土保持、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落实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让安溪的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民生工程增效计划”
促百姓更富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安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好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大力培育淮山、金线莲、山油茶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力办好今年2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逐步提高低保、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标准,推进公办幼儿园和城区中小学扩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确保县医院综合楼、龙门卫生院门诊楼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让群众有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主动呼应“东亚文化之都”,加快城区“3场7馆3中心”建设,延伸茶文化长廊,推进茶文化、家居工艺、数字媒体三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深化"5551"文化小康工程,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
推进平安安溪建设,经常性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开展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巩固强化年等专项活动,加强网络等新媒体管理,完善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强化食品医药、道路交通等安全监管,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张晓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