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安溪 > 安溪新闻 > 正文

[党史档案]抗战时期安溪党组织:闽西南与闽中地下党

2016-06-29 15:04 来源:安溪报 0

  林降祥:为抗战奔波海内外

  祖籍安溪县的林降祥同志,是印尼归侨,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积极投入抗日战争和革命活动,后又转到国外,继续开展斗争。建国后回到祖国,一直在中央侨委和全国侨联工作,为开创侨联工作的新局面做出了贡献。

  林降祥又名林青,1915年10月生于安溪县龙门镇龙门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及集美就读小学和中学。1931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三省,正在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就读的林降祥,满怀抗日爱国热情,积极参加该校学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要求收复失地”的罢课示威活动,并参加集美学校“学生抗日义勇军”,后因反动的国民党当局镇压破坏,“义勇军”组织被迫解散。后来,林降祥先后就读于集美商业学校、集美水产学校、复旦附中、广西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北子路英语补习学校,期间因从事革命活动,又多次被学校无理开除。

  1936年,林降祥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救国会”,从此开始了为中华民族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革命生涯。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根据地下党指示,回到安溪,在家乡龙门夜校教书,担任校长职务,并以此为掩护,组建地下秘密组织,积极发动和领导当地农民群众进行抗日活动。

  1938年10月,林降祥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龙门地下党支部书记。他与地下党其他成员一起努力,恢复龙门农民协会组织和农村夜校,秘密建立革命武装和造枪厂,为党在龙门地区建立武装队伍奠定了基础,并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建立“安南同白区工作基地”,秘密发展党的组织。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林降祥受党组织派遣前往国外,参加了“星洲华侨抗日宣募队”;1942年秋,又到印尼爪哇创建和领导当地“印尼泗水民族解放抗日大同盟”,并担任该同盟总部组织部长,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中印(尼)两国人民团结抗日做出了贡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印尼宣告独立,但英军随即对印尼发动了一场战争。在此期间,林降祥为支持印尼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反侵略斗争,发动和组织了“华侨临时战地服务团”,担负前线救伤和粮食运输工作,并参与组织爪哇市民罢市、学生罢课,举行示威游行,为印尼人民打败英国侵略军,争取当地民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年,林降祥着手创办进步侨报《南侨日报》并任社长职务。

  1946年夏季,由于荷兰侵略者攻占印尼,《南侨日报》与许多侨团侨报一同被查封。在严峻的形势下,林降祥转而以经贸活动为掩护,通过变卖家产等方式筹款,先后在椰城和泗水等地创办了“祥兴公司”、“大华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在这一时期,他积极开展“救济香港文化人”运动和支援新加坡创办《新华三日刊》、资助雅加达《新生活报》等进步刊物的爱国民主运动,为支援祖国的解放战争、促进华侨大团结和建立海外统一战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当地华侨社会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林降祥于1952年回国,先后在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工作,长期致力于侨务工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党的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竭尽全力,直到1992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7岁。 (陈克振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2016安溪高考状元有啥学习高招 张晓妍谢斯泓高考成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