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发达国家弃婴设施有哪些不同?医院内可匿名弃婴

2013-12-19 09:27 来源:闽南网 0

  意大利:40个“生命摇篮”只收过两婴儿

  在意大利,教会医院罗马撒西亚圣灵医院在1198年设立第一个弃婴轮盘以来,直至19世纪下半叶,弃婴轮盘在意大利相当普及,数量一度达到1200个。19世纪初开始,弃婴轮盘涉入关于堕胎的争议,导致1867年意大利费拉拉关闭了弃婴轮盘。1923年,意大利正式废除这类设施。

  用多种语言

  解释弃婴流程

  1992年,意大利医生朱塞佩·加罗内创办社会救助中心“生命运动”,倡导恢复弃婴轮盘,弃婴设施开始重现意大利,如今它们不再叫“弃婴轮盘”,而叫“生命摇篮”。

  罗马卡西利诺医院新生儿科主任皮耶尔米凯尔·鲍力罗告诉新华社记者:“2005年前后,很多新生儿被丢在街头的垃圾箱或公厕内,因此2006年我们在医院设立了弃婴点。”卡西利诺医院的生命摇篮设在大门附近一间独立小房子内,外墙用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写着醒目标语:“别抛弃他,把他托给我们。”并用多语言详细解释弃婴流程。

  母亲有60天

  “反悔期”

  卡西利诺医院启动生命摇篮两个月后,接收了第一名弃婴,迄今为止也只有这一名。事实上,全意40多个生命摇篮总共只接收过两名婴儿,而意大利每年记录在案的弃婴大约440名。

  米兰一家救助机构Cavmagenta的负责人特蕾莎·切尼·洛戈尼说,意大利法律提供了其他合法的匿名弃婴渠道,生命摇篮是弃婴妈妈们的“最后选择”。

  意大利一项1997年开始生效的法律规定,产妇在医院生下孩子后,如果选择放弃抚养,医院不会登记孩子母亲的任何身份信息,也不需要她签署任何移交抚养权的文件,而是直接在婴儿的出生资料上填写“不愿透露姓名女子的孩子”。法律还规定孩子母亲有60天时间“反悔”。

  鲍力罗说,生命摇篮接收婴儿数量少,令人欣慰又痛心。欣慰的是这说明在医院分娩的妈妈们很少再想放弃孩子,痛心的是仍有很多人不知道生命摇篮的存在,不知道或不信任匿名分娩这项法律。

  日本:民间运营,政府补贴

  现在,日本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弃婴收容点设于熊本市的慈惠病院,这是家有天主教背景的民营医院。2007年5月,在取得熊本市政府批准后,慈惠医院开始正式运营名为“鹳之摇篮”的弃婴箱。为保护隐私,“鹳之摇篮”设在慈惠医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在一个60cm×50cm的门后面,摆着一个温度设定为36摄氏度的保育箱。婴儿放入保育箱后,门自动关上,防止婴儿遭窃,警铃随之响起,通知医院员工。

  弃婴收容费用由国家和熊本县分别负担一半。其中,慈惠医院在收容期间能获得每天1800日元左右的补贴;接收婴儿的婴儿院每月可得到约50万至60万日元的补助;领养弃婴的家庭可获每月3万日元补助和一定数额的婴幼儿生活费。弃婴由熊本市市长取名,登记在当地户籍册上。

  对“鹳之摇篮”,反对声音一直没断。批评者认为,弃婴收容助长了遗弃婴儿现象,也与《儿童福祉法》、《儿童虐待防止法》等相关法律的精神不符。还有人质疑,一些婴儿收容点抱有获得政府补贴的金钱目的。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鲍卡斯或出任美国新驻华大使 中美合作经验丰富
下一条:印度女外交官在美当街被捕 并遭脱衣搜身[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