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日本遇害案结果怎样会如何审判?刘鑫陈世峰等7疑点待解

法制晚报   2017-11-15 17:30

  中国留日学生江歌遇害案引发舆论关注。12月11日至15日,该案将在东京地方裁判所公开审判。(记者 陈品)

  江歌遇害案最新进展消息》》江母秋莲日本池袋举行请愿署名活动

江歌母亲发微博称感谢大家的关心(微博截图)

  据此前媒体公开报道,2016年11月3日凌晨,中国留学生江歌在日本中野家中遇害,作为江歌闺蜜,刘鑫就在一门之隔,而持刀杀人的正是刘鑫前男友陈世峰(背景资料介绍)。24日晚间,日本警方对外通报称,以杀人罪对中国籍男性留学生陈世峰发布逮捕令。时隔一年之后,近日,一段江歌母亲和刘鑫见面的视频,让该案重回公众视野。

  犯罪嫌疑人陈世峰将于下月受审,关于该案的一些法律问题也值得关注。诸如:该案双方当事人均为中国人,为何案件要在日本审理?刘鑫可以拒绝出庭作证吗?一旦陈世峰被法院判定为杀人凶手,他是否有可能回国执行刑罚?中国司法机关能否对凶手追责?

  争议1  为何案件要在日本审理?

  犯罪发生地所在国具有优先管辖权

  根据属地管辖原则的相关规定,一国公民在他国发生刑事犯罪,应按照犯罪发生地国法律优先的原则进行处理,即犯罪发生地所在国具有优先管辖权。

  以江歌案为例,该案发生在日本,即使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同为中国人,也会根据属地原则,依据日本的刑事法律对其行为进行审判。属地原则,也因此被称为域外犯罪选择适用管辖的“黄金原则”。

  嫌疑人陈世峰已在日本受到刑事追诉,如果要让他回来,需要依靠中日间的司法合作,将其引渡或遣返回国。但这个程序目前没有提起,而且一般来讲,日本方面可以案件正在审理为由,拒绝中国的引渡请求。因为要在日本受审,中国司法机关无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实际控制,目前无法行使管辖权。

  争议2  陈世峰在日本是否会被判死刑?

  承认杀害江歌但否认有预谋

  从事日本刑法研究的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郑泽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的刑事诉讼流程跟中国几乎没有区别,但“一般情况下,在日本杀害3个人才可能被判处死刑,按照惯例,凶手杀害1人一般获刑13年。”不过,这是针对犯罪嫌疑人是日本国籍的情况,如果犯罪嫌疑人为非日本国籍,法院判决可能有区别。

  郑泽善说,从目前情况来看,犯罪嫌疑人陈世峰是否会被判死刑仍不好判断,“即便被判死刑,中间可能也需要很长时间,日本对待死刑非常慎重,需要证据完全确凿、没有任何疑点,这要靠充分的调查。”

  据江歌母亲的日籍代理律师大江洋平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虽然陈世峰承认杀害江歌,但他否认自己是有计划和预谋的。在供词中,陈世峰说杀害江歌的刀不是自己事先准备的,而是江歌携带在身上的。在日本,是否有预谋和计划地杀人,在量刑上是有区别的。比如嫌疑人因杀人被判15年,如果证实是有预谋的,可能就会被判20年。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田钢严重违纪违
  • 2名厅局级干部被查处……湖南通报4月查处违
  • 紧盯“学查改”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锲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