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日本遇害案结果怎样会如何审判?刘鑫陈世峰等7疑点待解
争议3 签名请愿活动会影响判决吗?
请愿判死刑作用有限 犯罪情节是关键
江歌母亲江秋莲于当地时间11月4日抵达东京,继续开展签名请愿活动,以期当地法院判处陈世峰死刑。那么,请愿活动对判决结果会有什么影响?
对此,多名司法专家表示,日本比较强调司法独立,请愿书不会对司法审判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教授、刑事司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洪道德分析说,影响判决的主要因素仍然要看江歌案的具体情况:一是案件事实本身,二是被告人对自身犯罪的认识。
郑泽善教授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则认为,日本法院很重视民意,请求民众支持、署名可能会在未来法院判决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争议4 刘鑫能否拒绝出庭作证?
作为证人原则上不可拒绝出庭
在江歌案中,刘鑫因其角色特殊备受舆论关注。2016年,刘鑫在与前男友陈世峰分手后,搬来与一起在日本留学的江歌同住。江歌被害时,刘鑫就在门外,所以她的证言对于案件的审判至关重要。刘鑫曾在微信中告诉江歌母亲“停止协助警察”“不去出庭作证”,那么按照日本法律规定,她是否有权不出庭?在日本,证人有作证义务,拒不作证的,有拒不到场罪,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刘鑫作为证人,如果被法院要求出庭,原则上不可以拒绝。
争议5 刘鑫在江歌案中是否应担责?
要看具体的案件事实和证据
“没有法律责任,但有道义责任。”这是江歌案发生后,许多人对刘鑫发出的谴责。至于刘鑫是否需在本案中承担刑事责任,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齐晓伶认为,还要看具体的案件事实和证据。
高校心理学教师、自由撰稿人唐映红撰文表示,刘鑫如何作证对于嫌疑人的如何定罪十分重要,因为刘鑫能够证明陈世峰的犯罪动机——到底是蓄意谋杀刘鑫未果而迁怒于江歌,还是并未蓄意谋杀刘鑫而在与江歌的口角过程中被激怒而冲动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