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还原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海法救援:不希望好事被骂

澎湃新闻   2016-12-01 11:28

­  当晚6点多,海法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该校其他国际学生一道抵达学校安排的临时安置点——一个附近村庄的文化活动中心,然而这个类似剧院的场所并不具备可供洗漱和住宿的场所。“虽然学校按原定计划为我们准备了感恩节晚餐,但是晚上的睡觉(装备)学校只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体育活动用的垫子。”王示威表示,中国驻以使馆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定再租用一辆大巴,将所有中国学生接到特拉维夫。

­  “听一个朋友说,有一位美国同学听说我们要撤到特拉维夫住酒店之后,立马表示‘我想成为一个中国人’。”王示威感叹道。

­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了解情况后决定再租用一辆大巴,将海法大学的20名中国学生也接到特拉维夫。 王示威 图

­  当晚9点多,在海法进入紧急情况后仅半天内,4辆大巴载着海法两所高校共158名中国留学生抵达了远离灾区的特拉维夫,迎接他们的,还有使馆二十多名外交官带来的牛肉汉堡和饮用水。一天的奔波与不安之后,学生们很快在舒适的酒店中安顿了下来。

­  一顿热腾腾的家乡饭

­  25日中午,考虑到留学生们身在异国想念家乡的美食,同时也考虑到在宾馆用餐的昂贵费用,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的一名厨师忙活了一宿,特地为安置在特拉维夫的学生们送上一顿热气腾腾的家乡饭。

­  然而,海法大学的中国学生们则没能享受到这份口福。由于海法大学24日为国际学生安排的临时安置点不具备居住条件,该校又联系了附近的威兹曼科学院宿舍,将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全部撤往了威兹曼科学院,同时也要求已经由使馆安置在特拉维夫的中国学生也前往威兹曼科学院以便集中管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敢于担当,
  •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粤车南下”将于今年11月
  • 国台办:赖清德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坏者”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