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还原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海法救援:不希望好事被骂
“美国同学说想成为中国人”
11月22日起,以色列耶路撒冷附近及该国西北部和中部多处地区发生山林大火,火势不断蔓延。2天后,大火蔓延至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Haifa)。海法市依卡梅尔山而建,当地时间24日上午,卡梅尔山林的火势一度失控。到了中午,以色列消防和救灾局宣布海法进入紧急状态,紧急疏散了8万名居民。
因为火灾,海法市共有165人因烧伤或吸入浓烟而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住宅和办公场所大面积受损,海法大学的教学楼也多处过火,不少教授的车辆被烧毁,草坪一片焦黑。海法市成为了此次以色列大火中,受灾情况最为严峻的城市。
“(24日)下午3点左右,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主动通过微信找到了我,非常关心我们的情况,并一直和我保持联系询问我们学校安排撤离的情况。”随后,身为学联主席的王示威通过微信和电话迅速联系到了所有23名中国留学生,“当时有几名同学不在海法,在校的共有20人左右,我们平时关系都比较密切,所以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地通知到每个人。”
当日下午5点左右,王示威在确认了所有在校中国学生都已登上了海法大学安排的大巴后,最后一个上了车开始往山下校方安排的临时安置点撤离。与此同时,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正兵分两路赶往海法。
在海法另一所高校——海法理工学院的一百多名中国留学生中,有近四五十位是赴以仅数月的大一新生。其中,有学生看到同校的本地学生纷纷回家,情急之下拨打了中国外交领保热线询问情况。
当大使馆工作人员赶到海法理工学院时,该校学联主席谢月明已组织所有中国学生在学校提供的一处地势较低的土木建筑楼内集合。两位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并安慰学生后,通过一家华人旅行社安排了3辆大巴车,将该校所有138名中国学生(包括2名中国香港学生和1名中国台湾学生)撤离到相对安全的以色列首都、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安置。
海法大学为国际学生安排的类似剧院的临时安置点并不具备可供洗漱和住宿的条件。当晚,学校给每位同学分发了一个体育活动用的垫子,没有被子或睡袋。 贾兴龙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