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圣战绝艺获胜 负责人:这是一个重要样本

环球网   2017-03-29 10:11

­  AI围棋是战场,也是秀场

­  “绝艺”英文名FineArt,此名由来也颇具中国古韵,典出唐朝诗人杜牧的《重送绝句》——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

­  项目起源于腾讯副总裁姚星的想法,由腾讯AI Lab高级总监、专家工程师刘永升主导具体项目。姚星认为做这个对锻炼团队的研发能力有帮助,而且跟腾讯相关的应用前景很大。“绝艺”由腾讯AI Lab一个13人团队花了近一年时间研发。

­  作为AI围棋界的新兵,“绝艺”成长速度惊人。自2016年当年11月1日开始在网上测试,至今年3月参加UEC杯,期间绝艺几次“暂离江湖”,进行升级改进,每次重出江湖都令人刮目相看,并迅速成为首位“10段”选手。

­  围棋因其计算量接近无穷大的特殊性成为了人工智能绝佳的试验场,也成为了各家展示人工智能实力的秀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被公认为是下一个时代的风口,将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奠基石,未来在多个领域都会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国内外众多科技巨头竞相布局于此。将人工智能做为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的百度自不必说,三大实验室每年动辄100亿资源,基于阿里云各种诸如“店小秘”的人工智能助手也是屡屡登上各家媒体的版面,而相对而言在BAT中腾讯的声量就小了很多,虽然明知这样的风口腾讯一定不会错过,此前也传出消息腾讯也设立了腾讯优图、AI Lab这样的实验室,但总是缺少了那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性事件让外界对其AI技术实力有一个直观认知。这次“绝艺”参加国际知名电脑围棋比赛,横扫各方,问鼎世界冠军,成功填补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的空缺。

­  始于围棋,不止围棋

­  “感谢主办方创造这样这样的机会,感谢一力辽七段。每方1小时,60s读秒的赛制,虽然不是标准意义的慢棋,但对绝艺来说依然是一次新的实验和挑战。”获胜后腾讯公司AI Lab高级总监、专家工程师刘永升如是说,“围棋博大精深,绝艺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在研发过程中,绝艺在腾讯围棋平台上和超过百位棋手对弈超过500局,得到了人类棋手、特别是顶级职业棋手的帮助,我们对此深表感谢。关于电圣战,我当然希望绝艺赢,但我们会更关注在一个人类棋手更适应的赛制下,绝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会是一个重要的样本。”

­  当人工智能技术在围棋领域屡屡战胜人类顶尖棋手,惊慌过后的围棋界人士又像发现了新大陆——原来围棋还能这么下!“绝艺”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诞生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围棋,并且能够与棋手一起在围棋领域探索成长。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了围棋事业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围棋这项古老的运动,可以在人工智能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不过,如前所说,AI围棋是战场也是秀场,走秀过后,脱下华服,一切归于平静,AI技术也不会只是为了围棋而生,就像AlphaGo在化身Master打败所有人类顶尖棋手后宣布终止开发一样,“绝艺”获胜之后不久,UEC停办的消息也传了开来。原因很简单,UEC杯世界计算机围棋赛的使命就是期待AI程序早日达到人类一流水平,现在目标算是达到了,它的使命也就结束了。

­  但是在围棋上测试出来的技术成果却能得以保留,“绝艺”的研发涵盖了人工智能最热门的研究领域——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经过人类棋谱和机器自对弈的学习过程,算法基于策略网络与价值网络两大核心,并创新性大幅提升了后者精度。AI Lab探索了全新且有效的强化学习方法,能创造出更优质的自我模拟数据,从而导致了更强的模型。比如,和很多其他围棋AI相比,绝艺的对杀能力会更强。此外,AI Lab还积累了一系列有效方法,能通过机器自我学习产生高质量的强化学习数据。这些方法可应用在很多别的场景之中,让绝艺的价值不止于围棋AI。

­  未来,AI Lab还将通过论文公开绝艺技术创新和数据库的细节,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业界共同推进AI技术发展,向“让AI未来无处不在(Make AI Everywhere)”的愿景迈步。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美国联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
  • 两部门紧急预拨3000万元支持贵州做好地质灾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台湾渔船向日方提出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