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光:两岸共编近代史水到渠成 认同史实只有一个
2016-07-12 0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电 日前,《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的民国卷在大陆出版,它也成为两岸近代史学界第一次合作撰写的中国近代史。
作为编写者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汪朝光,11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坦言,两岸史学界有着多年的密切交往,共编近代史可谓水到渠成,期待可以借此建立近代史研究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据介绍,《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分为晚清卷与民国卷,每一卷又有上册与下册。参与撰写者共57人,其中大陆学者34位、台湾学者21位、香港学者2位,每位学者就其所擅长之研究主题各撰写一章。
回顾丛书编撰的契机,汪朝光说,首先,近些年来开放的中国近代史、民国史档案材料非常多,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的进展;其次,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也是有意吸收两岸学者共同参加以学术为本的研究,建立近代史研究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凸显“以我为主”的观点。
两岸对近代史的理解曾经有着天壤之别,共编史书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编成离不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学界从无到有的互动。如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王建朗在书序中所言,两岸学者从“境外相遇,犹抱琵琶半遮面”,到“轻舟已过,两岸猿声啼不住”,再到今日“海峡春潮,从此千山可任行”。
汪朝光说,2000年以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基本上每年都有学者去台湾参加各种会议或访问,台湾每年也有学者到大陆参加会议和访问,大家对彼此研究状况、立场、方向都相对了解,建立起互信的关系。
2010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开始拟定编撰方案,而后向台湾学界征求意见,得到积极回应。2011年前后,课题便进入了实施的阶段。汪朝光坦言,其时两岸之间交往正逐渐密切,各领域往来也较为畅通。“所以天时地利人和真是缺一不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