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复旦大学黄洋遭投毒案二审8日开庭 林森浩一审被判死刑

2014-12-01 10:00 来源:澎湃新闻网 1
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遭室友在饮水机投毒后抢救无效死亡。

  12月8日,复旦投毒案将公开开庭二审。澎湃新闻12月1日从林森浩代理律师唐志坚处获悉,“这是法院的口头通知,书面通知估计下午会发出,预计庭审一天。” 

      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争锋相对的庭审。林森浩的上诉状极为简单不超过350个字。“上诉人没有杀害被害人黄洋的故意,被害人黄洋所饮入的二甲基硝胺的剂量能否直接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事实不清,认定上诉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事实认定错误,请二审法院予以改判。”

复旦大学黄洋遭投毒案二审8日开庭 林森浩一审被判死刑
复旦大学黄洋遭投毒案二审8日开庭 林森浩一审被判死刑 林森浩一审庭审现场

事件回顾:

  2013年4月1日早晨8点多,复旦医学院耳鼻喉科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从421寝室靠窗的床上爬起来。和往常一样,他走近数步之遥的饮水机,黄色的马克杯拿在手里。接了水后,黄洋搅动了被子里的铁勺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此时,他的室友之一、复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正躺在床上,侧耳细听黄洋发出的声响。前一天,他从实验室取出剧毒物二甲基亚硝胺并投入寝室的饮水机内。他说,这是“愚人节的玩笑”。

  二甲基亚硝胺的刺激性味道让黄洋第一口水就喷了出来,随后怒气冲冲的将水桶拎到寝室外的公用洗手间冲洗。林森浩下床准备离开,恰逢洗桶的黄洋返回。心里有鬼不敢与黄洋对话的林森浩假装接电话离开了寝室。

  此时,黄洋以为有人给他开了一个愚人节的玩笑,随后去了图书馆自修。

  但这一口水,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之前,黄洋意气风华,读博在即;林森浩如愿以偿,已签约家乡的三甲医院。之后,一个辞别人世;一个枷锁加身。

  4月1日上午,黄洋数次呕吐,无奈之下联系了同学吴鑫铭陪他去医院打点滴。

  4月2日,黄洋师兄孙希才得知黄洋生病前去探望并再次送黄洋就医。并未好转的黄洋到中山医院进行超声波检查,检查者正是林森浩,“我告诉他们胃没问题,肝也没问题,然后觉得自己说多了心虚,就没再说什么。”

  当日23时许,鉴于黄洋血小板极低,情况紧急,同是学医的孙希才觉得情况不太乐观,怕有意外,电话通知了黄洋父亲黄国强,让其家人尽快到上海。

  4月3日,年过五旬的黄国强赶到上海,瘦小而精干。此后,这个瘦小的男人经历了人生最为悲痛的14天。守在独子病床前,看着他一天天消瘦、意识一阵阵模糊、生命一点点逝去,而他却无能为力。那天,黄洋被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开出了病危通知书。

  4月3日,黄洋意识清楚,但高烧不退,血小板从4月1日的336降至4。

  4月6日,“神智稍淡漠,呼之可应”。

  4月7日,“神智淡漠,间断呻吟、躁狂”。

  4月9日,“昏迷中,呼之不应”。

  期间,中山医院医生会诊,尿液血液水样送检、黄洋亲友守在床前,但黄洋并无好转迹象,肝急性损伤的原因亦不明。在黄国强和黄洋的几个朋友的回忆中,林森浩当时并无异常,“冷静的可怕”。

  不过,林森浩说,那几天他很害怕,不停的进行思想斗争,最终懦弱让他三缄其口。他总是幻想着黄洋的病情只是一个过程,熬过去了就能慢慢恢复。

  转机出现在4月8日晚间,与黄洋、林森浩同住421寝室的葛俊奇,在数次看望黄洋后,猛然想到了林森浩实验用的剧毒物二甲基亚硝胺。葛俊奇并没有直接将林森浩的名字或剧毒物名字告诉校方或者医生,而是选择了将这一猜测告诉一直在照顾黄洋的师兄孙希才。孙希才在检方的笔录中回忆,“他(葛)说知道有同学在用二甲基亚硝胺这种有毒化学试剂做实验,但没提哪个同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云南红河州金平县惊现早婚现象:新娘仅13岁(图)
下一条:江西萍乡1岁女童洗澡时被开水烫伤 身体体表70%被烧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