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遭遇校园暴力事件完整回顾 王晶晶为何被称“神女”

央视新闻   2019-04-05 16:47

  “屠夫”背后

  在群体匿名的网络环境里,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当起了执法者。当键盘侠们的众多舆论,变成了绝对的话语权。网络暴力就像一头永远饥渴而填不饱的嗜血猛兽,肆意游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寻找着猎物。而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群体同网络暴力纠葛甚深的现状也着实让人揪心。

  网络检索青少年网络暴力:美国一名13岁的女孩梅根受体重超重困扰,尝试在网络上结交朋友,却遭网友恶毒辱骂,最后小女孩在家用皮带上吊自杀。

  澳大利亚一名14岁少女模特艾米,长期遭受网络暴力。一些陌生人无缘无故对她谩骂、恶意诅咒。小女孩不堪忍受网络的恶言恶语,年纪轻轻便选择了自杀。

  ……

  被群起而攻之的那个人,有可能是无辜的。但似乎很少会有人想要了解真相,大多数人是凭借着表面的证据,站在道德制高点恣意批评别人。

  “他现在在宁波一个炼油厂工作,好像是外操工。”直到开庭,24岁的王晶晶才第一次和学长蒋某面对面。蒋某在庭审中很少发言,只说自己说的是事实,还说要提交证据,但最终也未提交。“他好像是电脑技术挺不错的,我记得高中的时候,他就说他自己制作了一个软件,可以批量发帖子,然后他发了一个帖子说,大家都来领软件,然后批量发帖来骂我,然后就感觉像英雄一样的,很多人就很钦佩他。”

  在读完《黑羊效应》《乌合之众》《社会心理学》后,王晶晶意识到,其实校园欺凌中的所有人都是“黑羊效应”的受害者——被欺凌者是“无助的黑羊”,庞大的欺凌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持刀的屠夫”。

  有些事情并不关乎自己的利益,但是当周围人都攻击“黑羊”时,或许是出于无意识,或者是出于潜意识中要和群体保持认知一致,于是,自己也成为了屠夫中的一员。

  

  “最关键点在于认知失调。人一旦作出决策,就会开始不断地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否则将失调。”王晶晶理解了,为什么蒋某等人一直不愿意承认错误。“承认错误是很痛苦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勇气,他们干脆一错到底,继续从我身上找缺点,维护自己正义的人设。”

  一位在学校里帮助过王晶晶的校友说:“这次被王晶晶起诉的被告(蒋某)是学校贴吧的一个管理员,非常有话语权,非常有影响力。他的追随者就跟他一起发表言论,有很强的粉丝效应。”

  当人们的思考被情绪裹挟,一个简单粗暴的推断就能收获一大帮人的跟风。理性丧失了阵地,取而代之的是来势汹涌的暴戾之气。

  “很多校友其实都已经向我道过歉,他们很多人是跟风、看热闹,前几天,我还收到一条,他说很对不起,当年年少的时候也跟风在帖吧上黑过你,但是我不知道你后来居然退学了,真的很对不起。”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法制处副处长卢雪娜介绍,从近五年来的公安实践来看,网络犯罪泛众化和低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年龄偏小的人群,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不是那么熟悉,但已经可以非常轻松地获取简单知识,可以实施网络违法犯罪,这也是造成低龄化趋势的原因之一。未成年人对谣言类信息、虚假信息的辨识度不高,有时候可能出于好奇或者其它目的,对网上信息进行编辑、传播、转发,很容易触发犯罪。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交警回应男子车尾绑巨型鱼游街:已通知车主
  • 签完购房合同,房子就属于你吗?
  •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