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太空日记”获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
今天(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3个世界读书日,今天上午,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举行了“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发布暨国图公开课特别活动”,现场揭晓了9种获奖图书和51种推荐图书,其中获奖图书中包括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等人合著的《太空日记:景海鹏、陈冬太空全纪实》。
据国图介绍,本届文津图书奖社会各界参与踊跃,共收到全国图书馆及读者、专家、媒体推荐的有效参评图书1874种,参评书目总量再创新高。共有161家出版社推荐参评图书580余种,75家省市县图书馆参与了推荐和初评活动,数量均比上届增长了20%。全国81家图书馆担任联合评审单位,8家媒体评审参与图书推荐和初评环节,14位知名学者进行终评工作。
9种获奖图书包括4种社科类、3种科普类和2种少儿类。其中有7种是原创作品,2种是翻译作品。
4种社科类获奖图书为《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1-10种)、《哲学起步》《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和《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3种科普类获奖图书为《中国三十大发明》《我们人类的基因:全人类的历史与未来》和《地球之美: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2种少儿类获奖图书为《太空日记:景海鹏、陈冬太空全纪实》和《给孩子讲量子力学》。
据文津图书奖专家评审、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介绍,由新华社刘思扬副社长担任主编,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刘洋、王亚平等偶像编著的《太空日记--景海鹏、陈冬太空全纪实》是被本届文津奖评委们一致推荐的优秀的原创航天科普作品,它为读者全面揭秘了中国神舟飞船和天宫空间实验室的情况,描述了航天员在飞船上遇到的特殊环境,介绍了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里面做的一些空间实验,还为读者推出了中国最权威的幕后航天人的故事。
国图表示,读者可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APP试读或全文阅读本次获奖及推荐图书。同时,国图官网(www.nlc.cn)推出文津专题页面,为大众推介优质的电子图书资源。
此外,国图总馆北区二层读者大厅还举办了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展览,二层中文阅览室也设置有文津书架,方便读者取阅。此外,安徽省图书馆、甘肃图书馆等30余家地方图书馆同步举办展览。
据国图介绍,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是由国家图书馆发起、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评奖活动。文津图书奖评选范围包括社会科学类、科普类和少儿类的大众读物,侧重于能够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普及类图书。
文津图书奖自创办以来全国有400多家出版社推荐了众多优秀图书,更有广大的专家、读者、作者积极参与到评选和推广活动中。截止到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共评出128种获奖图书和573种推荐图书,和评选活动相关的“文津读书沙龙”举办了近500场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达1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