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国门地区首条“不停车胡同”在哪

法制晚报   2018-04-23 16:17

­  今年开春,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的居民们又多了一处散心赏景的好去处——西总布胡同。经过一年多的环境整治提升,这条胡同杂乱密布的架空线已经全部入地,清理了“开墙打洞”和违法建设;实现了车辆单行禁停,打造了建国门地区首条“不停车胡同”;增设了三处口袋公园,还成立了胡同自管会,变身“JING彩”胡同。

­  摄/记者 杨益

­  历史

­  名人故居聚集地成了地区环境“老大难”

­  据建国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谷坡介绍,西总布胡同全长754米、宽5米,胡同笔直,呈东西走向。西总布胡同的历史,要追溯到明朝的总部胡同。总部胡同是一条有数百年历史的北京老胡同,元代既已形成,明朝属明时坊,因总捕衙署(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设在这条胡同,所以叫总捕胡同。后相继改名为总铺胡同、总部胡同。清末宣统年间,改叫总布胡同,并且以朝阳门内南小街为界,将总布胡同一分为二,南小街以西叫西总布胡同,以东叫东总布胡同。

­  这条胡同不仅“颜值高”,而且“有内涵”,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胡同9号曾为国民党元老李济深和桂系将领李宗仁的旧居,胡同19号是百年老校西总布小学,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居住在21号院内,胡同27号原为李鸿章祠堂,胡同74号为著名画家董希文创作《开国大典》的画室所在地,胡同西口还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克林德事件”。

­  由于紧邻协和医院,近年来西总布胡同内商铺旅馆林立、“开墙打洞”和违建密集、机动车乱停乱放、架空线密布杂乱,成为地区环境管理建设的“老大难”胡同。

­  治理

­  新增口袋公园三处 打造地区首条“不停车胡同”

­  记者来到西总布胡同看到,原来违建密集、机动车乱放、架空线密布的胡同已经焕然一新。现在的西总布胡同,上空没了架空线的遮挡,地面没了乱停的机动车和占道经营的商铺,路面整洁如洗、绿树繁花相互映衬、灰墙红门端庄大气。

­  据谷坡介绍,2017年初,建国门街道正式启动对西总布胡同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并联合工商、食药、城管、房管等多部门开展“断尾”行动,胡同内杂乱商铺从37个减少至6个;实行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对419条、累计147公里的架空线实施了入地工程,拔除各类线杆122根,粉刷外立面3000平方米;新增三处“口袋公园”,增设绿化景观共计1620平方米,整体铺设路面7000平方米。目前工人们正在为胡同55号楼一层阳台进行统一整修,安装隐形防盗窗,并粉刷外立面,预计今年5月初胡同将全部整治完成。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