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现聚落遗址 主干道上发现“豪车”才配有的盖弓帽

封面新闻   2018-03-07 14:38

  郫县古城及周边处于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地理区位重要,历史文化绵延不绝。在这片海拔高度约565米的平原上,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考古发掘。资料图,据受访者提供

  3月6日上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在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附近发现一处战国秦汉聚落遗址,这处距今2000多年的遗址中,不仅出土了古代“豪车”才配有的伞部配件“盖弓帽”、大量秦汉时期土著居民和中原移民留下的器物,还发现了四川地区目前为止所发现年代最早记录乡一级基层聚落的考古实物材料。

  指路村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杨波称,该遗址堪称成都平原目前所见保存最好的战国秦汉时期聚落遗址,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该遗址对认识成都平原向汉文化变迁的过程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的发掘,将为研究汉代基层聚落提供不可多得的新资料。

郫都区指路村地下藏着一个汉代的“乡” 距离郫县古城仅百米

  资料图,据受访者提供

  郫都区距离成都市区西北约22公里,位于成都平原中心,岷江支流青白江、走马河、柏条河、徐堰河等河流纵贯全境。指路村遗址位于古城镇的指路村,距离宝墩文化时期的郫县古城北城墙约100米。

  从上世纪末开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便开始了发掘工作。多年考古工作发现,在郫县古城周围有汉代遗存。在之前的基础上,考古队在指路村秦汉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发现其可能是一个汉代基层聚落,即指“乡”和“里”一级的单位。

  郫县古城的范围大约是30万平方米,而指路村遗址则是它的10倍,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杨波说,因为这里此前是一处农田,人类活动较少,翻耕土地也比较浅,因此遗址保存的原貌较好。同时,这也是一处延续性强、规模较大的汉代基层聚落遗址,在四川地区比较罕见。

  2017年6月15日至10月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联合在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主要选择了两处堆积丰富、埋藏较浅、遗址较为核心的约700平方米区域开展工作,便于更好的反映发掘面貌。

  距离郫县古城如此之近,古人为何没有直接在其基础上生产生活,反而放弃了它?杨波认为,这与当时的水患有很大关系。郫县古城靠近岷江水系,此前的考古工作中,发现其在先秦时期有多次洪水淤积现象,宝墩时期后,郫县古城遗址区域人类活动痕迹已经很少。这可能也是2000多年后,先民在指路村遗址重新汇聚成为聚落的原因。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非法收受财物3501万余元 中石油原董事长王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良
  • 筑牢安全防线、提升应急避难能力水平 5项国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