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出炉 哪个行业工资最高

南方都市报   2017-12-12 15:54

从薪酬看产业:智能装备、信息技术是“新贵”

  与最低工资对应的平均薪酬状况,也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方略或刺激城市进行某些领域的产业转型。深圳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用工企业的盈利空间足以支撑起增加的薪酬性企业支出,侧面反馈出深圳的加工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在减少用工。深圳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装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海洋、生命健康,同样是高附加值行业。

  广州的情况也有自己的特点,城市支柱产业正在由传统的石化产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以及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航空与卫星应用、轨道交通等超高附加值制造业转变,同样也能够适应最低工资上调后带来的企业生存压力。执行广东省二类—四类最低工资标准的其他珠三角城市,同样享有这一最低工资标准调控措施带来的红利。

行业

金融、IT、房地产收入最高 制造业排名靠后

  虽然九个珠三角城市都有各自的支柱性产业,在石化、汽车、制造、电器等领域也形成产业互补性。但纵观珠三角九个城市薪酬调查情况,在行业薪酬的高低分布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比如广州、深圳等九个珠三角城市里,金融行业均是地区最为高薪的行业。此外IT、房地产也都居于亚军、季军的位置。

  所不同的是,作为深圳交易所的所在地,深圳的金融领域从业人员的14646元平均月工资,高于其他兄弟城市一个以上的身位。同样的行业薪酬优势,在深圳的另一大支柱产业互联网、IT领域也同样明显。

  除了排名靠前的三大领域,12大领域中的第10-12名领域也表现出了极高的相似性。9个城市的制造业、居民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分列各城市薪酬榜单的10-12位。结合地区不同学历平均薪酬调差数据分析,折射出在整个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传统第三产业等附加值低的行业领域里,盈利区间很窄,企业盈利少,用于薪酬支出、提升员工待遇的投入相应就少。

外企优势衰减民企薪酬直追

  从最新的广东薪酬调查报告中,外资企业的优势正在逐步衰减。以往大幅领先于国企、民企的薪酬状况,到了今年,则开始逐渐被拉平。以广州为例,外企平均薪酬8373元,国企8310元,民企则为6455元,外企与民企之间的平均薪酬差不到2000元。考虑到民企是城市最大的用工主体,承担了城市超过80%左右的劳动就业岗位提供者,已然说明了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的民营经济的强大实力。

  此外,刚刚公布的智联招聘中国好雇主榜单TOP 10,也反映出了外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优势衰减。往年的TOP 10,外资企业一般占据半壁江上以上。而今年,则只占到了一席。“传统的给高薪、高福利,严谨的人力资源架构,正在受到中国民企给期权、给股份、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就似的人力资源模式的冲击,而且看来,中国民企的这一做法似乎更为劳动者所接受”,智联招聘CEO郭盛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道。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从“象牙白塔”到“西部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