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离婚巨幅画作“分割”起分歧 法院暂搁所有权争议不判决

北京青年报   2017-12-10 10:03

­  法院判决搁置所有权争议

­  经法院调查了解,王画家曾于2014年起诉过离婚,但后来自行撤回。为此,房女士与王画家曾订立了一份《夫妻财产约定书》,双方约定了该画作由房女士保管,双方其他夫妻共同财产如花梨木衣柜、古筝等财产均由王画家实际占有。出于尊重双方对婚后财产约定,考虑当事双方实际财产情况及画作的特殊性,最终通州法院未对画作所有权予以处分,并依法判决画作由房女士占有。

­  通州法院邹强法官表示,由于双方之前有过财产方面的约定,该约定应该得到尊重。此外根据双方财产情况,一些古家具之类的财产均由画家占有,考虑到平衡因素,画作判给女方占有。

­  书画因特殊性不易“分割”

­  邹法官表示,书画家在婚姻之前创作的作品,一般视作个人财产。在婚姻存续期间创作的作品,除非夫妻之间有财产约定,一般也视作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在结婚时,书画作品正在创作但未完成,完成时已经处于婚姻存续期间,那么书画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大部分现代书画作品在未完成之前,是没有经济价值的,其经济价值的实现还是在婚姻存续期间。当然,这种情况下,一旦分割书画,法院可能会酌情考虑多分给书画家一部分。

­  为何仅对画作的占有权作出归属,而搁置了所有权?邹法官表示,书画家一旦离婚,其财产分割情况会比较复杂。书画作品尤其是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作品有自身的特殊性,与一般的财产不同。一旦“分割”书画,首先要对书画进行评估,双方当事人需要承担一个较高的评估费用。书画也很难得出一个公认的标准的价格,当事人未必认同评估价。此外,书画的价值还受到周期的影响,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越来越值钱,或者其展览收益越来越高。当事人面临这种情况,往往也不愿意轻易进行分割。因此,法院最终并未对画作的所有权作出判决,仅判决女方保管该画作。

­  未来一段时间后,双方如果对画作的归属达成了一致约定,应按照约定分割。如果达不成一致,但又迫切地希望分割画作,可以到法院就分割画作进行起诉。

­  邹法官表示,书画的“分割”多是一方拥有画作所有权,一方获得经济补偿,“书画的所有权未必一定归属书画家”,邹法官说,这需要综合双方所有财产的分割情况而定。

­  文/本报记者 杨琳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每日475.52元!最高检公布最新侵犯公民人身
  • 广州一女子家被12台空调外机包围:白天热浪
  • 深圳千万豪宅两次遭水淹 积水深度超过20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