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16年高考状元调查:逾6成来自“超级中学”

2016-07-24 14:58 来源:澎湃 0

­  大众眼中的“高考状元”,大多因成绩优异、学习习惯良好、天赋异禀等原因,被打上“乖小孩”“完美”等标签。但青春期时的他们,是否也和普通同龄人一样,会有叛逆和不听话的时候?他们是否也会和父母争吵?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家庭又有什么特点?

­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根据“2016高考状元调查问卷”的数据以及对状元们的采访发现,跟很多同龄孩子一样,不少状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青春期“小叛逆”,而父母对于他们的沟通程度和教育方式在当时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根据状元对“父母干预自己学习程度”的打分显示,家庭并未施加太多压力。有29位状元所给出的分数平均为3.25(打分1-9,1为完全放任,9为非常严格),甚至有5人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学习管理属于“完全放任”。

­  而在“与父母的沟通程度”这一项中,状元打出的平均分为7.06(打分1-9, 1为完全无法沟通,9为完全没有障碍),给出8分的状元占比最多,达到38.88%,可见状元与父母家人之间的沟通普遍较为顺畅。

­  逾六成状元来自“超级中学”

­  “从小到大,父母比较注意帮我选择一个好的学校。”甘肃省理科状元王晴宜初中就读的树人中学是一所当地数一数二的民办学校,高中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也是甘肃的“超级中学”。

­  王晴宜觉得高中的住校环境给了自己很好的影响。“如果我自己学的话就比较容易分心,但看到大家都在学,氛围很好,就觉得自己也应该那样。假期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自习,看到他们的进度,就会觉得不能输。”

­  根据澎湃新闻“2016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36名各省高考状元中有63.89%就读于省级、国家级示范高中,相较2015年29名高考状元中的51.72%,状元中拥有“超级中学”经历的比例有所上升。

­  “我从小到大读的都是最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好的学校具备更优秀的师资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老师教的方法,虽然没有一下就起作用,但到了高中还是对我有很大影响。”广东省文科状元李庆泓认为“赢在起跑线”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  与王晴宜同分并列甘肃理科榜首的胡明源虽然觉得孩子小时候的成绩不太重要,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要,但仍表示,总的来说,“选一个好的学校还是挺重要的”。

­  然而,在湖南省文科状元李丹看来,好学校和好老师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决定性的关键。“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自己,在于从小养成好习惯、好品质,在于自身的努力。”

­  在做学习成长经验交流时,面对有些小学生家长的询问,安徽省理科状元孙勇觉得“他们太着急了”。“我觉得学校的影响没有特别大,特别是小学,再赢在起跑线上能赢多少?”孙勇对澎湃新闻说,“小学阶段家长的作用要比学校大得多,有些家长就把孩子放在一所好的学校,自己就管得少了,其实也是一种不负责。”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西安一大巴撞到桥底致4人受伤 消防紧急施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